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诺曼底登陆的中国军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诺曼底海滨法国二战纪念馆前的广场上,高高飘扬着参加诺曼底战役的十几个国家的旗帜,其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特别抢眼。

70年前的6月6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从法国诺曼底海岸开始。今年6月6日,多国政要齐聚法国,纪念二战中这“最长的一天”。鲜为人知的是,在诺曼底登陆中,曾有一批年轻的中国军人在盟军中效力,他们的功绩不应被历史遗忘。

1、留洋学习历尽艰辛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反攻阶段,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经过精心筹备,召开了一次旨在加强海军建设的特别会议。会议最终达成共识:派遣一批精英出国留学,为以后的海军发展做好准备。随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筹备处通过严格筛选,在上千名海军军官中挑选了85人,其中60人去美国,25人去英国。战略网 www.chinaiiss.cn 专业军事评论网站

1943年6月,赴英学习的25人出发。他们先从重庆到昆明,在昆明乘坐美国人的飞机穿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印度的加尔各答,后搭火车到孟买,乘商船前往英国。

当时,德国潜艇对反法西斯同盟国实行海上封锁,商船必须有海军舰队护航才安全。这25人乘坐的商船所在船队,就是由1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护航的。没想到,船队行驶到地中海还真碰上了德国潜艇,年轻的中国海军军官们平生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海战:两艘驱逐舰脱离编队向潜艇进攻,一艘驱逐舰负责用仪器跟踪潜艇,锁定目标、发出指示,另一艘则发射深水炸弹攻击德国潜艇。各舰的密切协同,让德国潜艇占不到半点便宜,最终狼狈逃窜。就这样,留学生们辗转多地,历尽艰险,耗时3个多月终于到达英国。

在赴英留学的25人中,有4人被分到朴茨茅斯轮机学校学习轮机专业,而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格林尼治海军学院则为卢东阁、郭成森、王显琼和黄廷鑫等21名中国留学生专设了一个“中国班”,一切按英国皇家海军的传统要求,为他们系统教授英语、航海、鱼雷、枪炮等课程。

经过3个月的短期培训,英国皇家海军根据战时需要,将这些留学生派往各个战区,登舰实习。黄廷鑫、王显琼被分配到“搜索者”号轻型航空母舰,卢东阁和郭成森等则登上了“肯特”号重型巡洋舰。

2、海战场上崭露锋芒

1943年,北大西洋和北冰洋制海权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希特勒为切断美、英盟军向苏联运送军火物资的海上要道,派遣驻挪威阿尔塔峡湾的惟一能出航作战的大型战舰“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出海截击盟军护航的运输队。

英国皇家海军得到情报,立即出动,从大西洋驰援北冰洋,由3艘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14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10艘潜艇组成的特混舰队,打响了着名的“北角战役”。

12月26日傍晚,“肯特”号响起警报。当时,郭成森正在驾驶台值更,他与卢东阁被分配到舰艏1号、2号主炮塔任副炮长。北极的隆冬,白天只有两三个小时,但强烈的亮光照得周围海域如同白昼。这时,德军王牌舰“沙恩霍斯特”号完全暴露在英国皇家海军层层排列的密集炮口之下,英国舰队顿时重炮齐鸣,震荡海域,最终将其击沉。23岁的郭成森第一次体验到了实战的滋味。

“沙恩霍斯特”号被击沉之后,希特勒海军力量大减,其被称作“北方孤狼”的海上巨型堡垒“提尔比兹”号战列舰,也已被英国皇家海军击伤,暂避挪威阿尔塔港“养伤”。英国皇家海军不失时机,决定向“提尔比兹”号实施攻击。

1944年4月30日凌晨,英舰驶近阿尔塔港,一批接一批“剑鱼”式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把数百枚1600磅重型炸弹投向了这个4万多吨级的海上“巨无霸”。此役令“提尔比兹”号遭受重创,3个月内无法参战,为诺曼底登陆扫清了一大障碍。

战斗中,德军疯狂反击。担任副值更官的郭成森眼疾手快,在发现德军潜艇袭来的瞬间,迅即发出“右前方,发现敌潜艇”的口令,同时按响了警铃。“肯特”号一个急拐闪避,两枚鱼雷擦着舷边掠过军舰左侧。

“肯特”号完成任务返航时,郭成森和卢东阁被邀请与舰长共进晚餐。这是舰长对作战有功军官给予的一种奖励和荣誉。席间,他询问了两位中国军官的参战感受,郭成森回答:“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锻炼,我们一定把所学的本领,用于将来的中国海军建设。”

“很好!”舰长高兴地举起酒杯说:“愿大西洋的战火把你们锻炼成钢,祝中国海军早日强大!”

3、鏖战诺曼底建功勋

1944年6月6日,决定法西斯德国命运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郭成森等21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军官全部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的海上作战,他们有的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上,有的在战列舰上,还有的在航空母舰上,作为诺曼底作战的普通一兵担负主攻和掩护任务,自始至终参与了这次伟大的作战行动。

在登陆滩头,盟军遭到德军炮火猛烈压制,“肯特”号等盟军军舰担负了火力支援任务,接近海岸实施炮击。郭成森在这次大决战中表现出色,指挥发射炮弹数千发,不仅摧毁大量德军的岸防设施,而且还在布雷封锁作战中,击沉一艘德国大型救生船和4艘运输船。

当时与他同舰作战的还有卢东阁和白树绵。由于保密严格,他们在出发前还不知道作战计划。后来据卢东阁回忆,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壮观、非常惨烈。周围全是舰艇,大大小小、各种用途的军舰简直是挤在一起。炸弹在舰艇周围爆炸,掀起的水柱比舰桥还高。虽然盟军发动炮火袭击时是在夜里,但天空被炮火照得通红通红的,能够看见一大片舰队。炮声、水声震耳欲聋,连周围的人说话都听不见。盟军舰队在进攻时遇到了一艘巨大的德国军舰,比“肯特”号重型巡洋舰大好多,简直像一座山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舰舷的钢板特厚,很难把它击沉。当时不光是“肯特”号军舰在打这艘德舰,还有其它的盟军军舰一起来围攻它,用了很多炮弹才把它击沉。

6月6日,日军再次南下。王泽?F率第四十四军官兵,勇猛尾击日军三个师后,便遭到日军强烈的反击。此时,王泽?F不得不向父亲王缵绪坚守的大洪山一带撤退。这时,日军第八师团长谷川指挥两个师团猛烈围攻大洪山,王缵绪率部在大洪山西麓、南麓一线与日军艰难地激战20余日,王缵绪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全军8万多官兵仅剩5万人。但击伤日军第40师团长天谷直次郎,击毙日军高级军官10余人,使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此后,王缵绪采取了游击战术,利用有利地形,在山区之中与日军周旋,死死地拖住日军不放。尔后,王缵绪还数十次指挥部属对日军进行主动出击,偷袭日军,把日军牢牢地阻止在大洪山一线。

1941年秋,日军企图夺取大洪山南麓的青峰山。王缵绪指挥部队与敌死战,青峰山阵地几经易手,最终将日军击退。

王缵绪率第二十九集团军在大洪山与日军浴血奋战了一年零四个月,成功阻止了日军向四川推进的企图。王缵绪也因此一战而扬名天下,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大洪山老王推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86283.html

相关阅读: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