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出击中,八路军夜袭日军占据的村寨,接近拂晓时准备撤退,日军却故意在寨子里焚烧民房,屠杀村民,试图引诱八路军回村,趁机背后偷袭。八路军索性来个将计就计,一部分人回村救火,另有一连人马埋伏在村外,等待时机攻敌背后。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2015年8月21日第B3版,作者:宋涛,原题:《敌后抗战兵法之二:平原伏击》
从1938年起,八路军和新四军相继进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平原地带建立根据地。与山区作战相比,平原作战的难度显然大得多,面对依托公路快速出击的日伪军,我军该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许多人一开始心存疑虑,但毛泽东在1938年《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平地较之山地当然差些,然而决不是不能发展游击战争,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据地。”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中国军民创造出一系列平原作战样式,尤其平原伏击战更是打得有声有色。
巧用地貌出其不意
平原作战与山地作战的最大区别在于缺乏地理障碍作为依托,日军的机动力和火力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我军的隐蔽变得比较困难,新四军名将彭雪枫提出:“从地形上说,虽然平原没有大山以躲藏之利,却有像山一样的作为隐蔽活动的森林、村庄、沟溪、芦苇、禾苗、青纱帐、起伏地。”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也在总结反“扫荡”作战经验时指出:“(冀南平原)夏季有青纱帐,敌人的快速部队不易活动;冀南多枣、梨、杏等果木树,加上大面积的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利我到处隐蔽,伏击敌人。”
1939年2月,八路军第386旅利用日军受袭后必报复的规律,选择在冀南平原的香城固设伏。香城固实际是带状沙河故道,洼地四周长满红柳和野枣树,洼地以西靠近张家庄处是一道由西南伸向东北的大沙岗,长约1500米,高有几米。香城固东北1.5千米处是庄头村,与张家庄遥遥相对,构成天然的钳形防御阵地,把地势倾斜的洼地夹在当中。另外,此地距日军占据的威县仅有10余千米,八路军敢在敌人家门口布阵,这是敌人预想不到的。
2月8日至9日,八路军派出小部队袭击曲周、威县等地,2月10日上午,驻威县日军第10师团第40联队补充大队一部和安田步兵加强中队,分乘9辆汽车出城“扫荡”,八路军且战且走,于12时诱敌进入香城固地区。日军遭到八路军密集围攻,由于身处洼地最低处,加之车辆陷在泥沼软土里动弹不得,日军无法发挥火力和机动力的优势,结果200余人被击毙,8人被俘,八路军仅伤亡50人。
除了利用现有地貌,敌后武装还发动群众改造地形地貌。1939年1月20日,驻山东盐山的日军派出一个中队(200余人)前往旧县镇设置据点,八路军冀鲁边挺进纵队决心在韩集村打伏击。韩集位于盐山至旧县镇公路东侧,北距盐山15千米,南距旧县镇5千米,该村院深墙高,村外又有土围子,它的周围还有马杯家、韩沙洲等几个村庄和一片树林,易于隐蔽。担任主攻的八路军第7团赶到韩集后,连以上干部连夜察看地形,决定将公路南头拦腰挖断,在公路东西两侧和南头三面构筑工事,等日军一进伏击圈就收拢口袋,来个“关门打狗”。
于是,部队和当地群众连夜挖沟,修筑工事,利用寨墙和天然道沟构成一道道火力网,同时还在公路两旁挖了许多有深有浅的坑。21日上午,日军钻进伏击圈,八路军立即开火,头一天挖好的坑收到奇效,日军因为在公路上无处藏身,纷纷往坑里跳,有些坑里事先安放了地雷,敌人跳进去就上不来了,另一些坑虽然没有地雷,可是挖得很浅,敌人跳下去伏在坑沿还击,就把半个身子露在外头,正好暴露于我军枪口之下。战至傍晚,日军几乎被全歼。
精细策划精确打击
由于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日军遭袭时无论逃跑还是增援都比山地来得快捷,因此平原伏击更讲究精细策划和精确打击,张震上将总结抗战平原游击斗争时曾写道:“组织战役时,不但要注意敌我对比,地形条件,更需要注意计算时间(接敌时间、战斗时间、援敌到达时间)。”
1938年5月,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进入安徽巢县银屏山区,从当地百姓处得知日军经常来“清乡”,蒋家河口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该河口位于巢县东南5千米,那里杂草丛生,芦苇茂密,新四军决定在此设伏待敌。战斗前夕,新四军侦察员化装到日军据点附近侦察,掌握敌人活动规律。5月11日下午,第9团抽调团侦察队和第2营第4连、第6连一个排,秘密潜入蒋家河口。12日8时许,日军乘两艘汽艇向蒋家河口驶来,当汽艇靠岸之际,新四军展开集火射击,仅仅20分钟内,艇上的20多名日军全被打死,而新四军无一伤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58241.html
相关阅读: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