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帝国,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错误之后,悄然间走向它的覆亡。这些错误,每一个都是那么让人揪心,那么让人伤神。因为这都是些伟大的错误,是人生无可逃避、必须要犯的错误。有些错误,是专属于伟大人格的。英雄就是在这些错误之上挺立起来,赢得后人尊崇。西蜀阵营中,第一个犯错的,是关羽。
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布局,刘备夺取西川,兼拥荆州,等待天下时局变化,届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刘备自取西川,选择关羽镇守荆州,等待配合他兵出秦川。两路夹击,再战天下。当时的关羽,正处于体能与智慧的巅峰,承担这一使命,并不在话下。历史也是这样,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阳大战,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曹兵降者,大约两三万人。如何处理这些降兵呢?如果这些降兵落入到曹操手中,那就简单了——尽坑之!
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时,袁绍兵有八万人投降,曹操一个不留,把这八万人统统杀掉了。其手段之残暴,骇人听闻。但如果从冷血的军事成本角度来说,曹操的做法对自己有利。虽说是八万降兵,但管理成本高昂,要给他们吃给他们喝,八万人的粮食需要庞大的人力运输,还要派生力军严密监视以防他们造反。这样做的结果,就会牵制曹操的相当部分兵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战局。释放是个更人道的办法,但这些士兵都是袁绍地盘上的人,曹操不敢保证他们回去之后,不会被袁绍重新组织成军队再打回来。所以对于曹操来说,宁肯我负天下人,绝不给天下人负我的机会——统统坑杀之,这样最安全。
但是关羽并没有选择曹操的方式。关羽把所有的降兵,全部收容了起来。这样他就必须要考虑,解决这些士兵的吃饭问题。去哪儿弄粮食呢?羽尽擒禁等,人马数万,?以粮乏,擅取湘关米。关羽的做法是,把孙权囤于湘关的粮草,搬过来给降兵吃。此举激怒了孙权。此前,由于刘备夺得西川,和东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扭转。实际上已经从盟友转为敌对,双方龃龉横生,冲突不断。但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孙权咽下屈辱,始终在隐忍。但关羽擅取湘关米,这件事成为压垮孙权容忍力的最后一根稻草。盛怒之下,他决定对关羽展开报复。纵东岳大帝,也抵挡不住曹操与孙权两大军事巨头的联手夹击。东吴名将吕蒙白衣渡江,径抄关羽后路,夺取了荆州地区。关羽孤兵难立,不得已匆匆西走,至麦城,遇伏兵,一世英名,留下了千古悲歌。——倘若关羽不是心存慈悲,效曹操之法杀尽降卒,虽说未必能够改变整体战局,但至少会甩掉包袱,为自己带来更多机会。但在自己的机会与更多人的性命面前,关羽选择了后者。
这是关羽的错误,这个错误让诸葛亮的战略落空,从此西蜀失其先机,埋下了覆亡的种子。但这是个伟大的错误。关羽正因为这个错误,彰显了伟大人格,成为带给人希望的武圣、财神,垂万世而受人景仰。接下来犯错的,是刘备。刘备在张飞遇害之后,宣布伐吴。但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蜀川帝国真正的敌人,是逼迫汉献帝禅位的曹魏政权。这个时候正是诸葛亮之《隆中对》所言的“天下有变”……诸葛亮出山,就为等这一天。刘备苦心经营,也是为了这一天。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理应按《隆中对》的布局,提师出秦川,问罪于曹魏。届时刘备必然会赢得绝对的道义资源,其对天下人的感召,足以让蜀川获得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86145.html
相关阅读:三国历史上杀害关羽的幕后凶手居然是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最为心狠手快的美女:孙翊的妻子徐氏!
张飞死因何在?手足相残是真是假?
三国随章侃 第十二章 兖州和徐州(三)曹操的危机
浅谈袁术和孙家三代世交:孙吴崛起离不开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