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月31日,法国的《晨报》(Le Matin)刊出一则广告,邀请优秀的车手和探险家们参加"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起点是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经西伯利亚横穿欧亚大陆,最后到达终点法国巴黎。这则消息很快传遍欧美,受到各国车手热烈回应,共有25个车队报名参赛。踊跃报名的背后,有欧美人热爱冒险的天性:从文明古都北京到时尚之都巴黎,中间还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戈壁,这令无数冒险家热血沸腾。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转移。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在欧洲。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将自己设计的汽油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制造了第一辆汽车。次年1月29日他申请了专利,并将汽车命名为"奔驰"。从蒸汽机到汽油机,欧洲始终在这一行业中领先。但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的汽车工业大发展,如奥兹莫比尔、福特、凯迪拉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奥兹莫比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汽车生产中引入装配线概念的厂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还申请了专利。福特公司改进生产线技术,后来一跃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霸主。由于不甘心看着汽车工业中心从欧洲移往美国,欧洲媒体和汽车厂家策划了这次横跨欧亚的汽车拉力赛。正如法国《晨报》广告所说:"我们向法国和法国以外的汽车制造厂提个问题:今年夏天谁来开车从北京到巴黎走一趟?无论是谁,他一定是位坚毅勇敢的人,全世界的人都会关注着他英勇的座驾,他的名字定将被世界传颂!"
法国队的迪昂赛车正驶过德胜门
迪昂车队在南口附近陷入泥坑,不得不找当地人用绳子将车拖出
法国队赛车正准备通过南口
讲述此次拉力赛过程的《从北京到巴黎》英文版书影
库伦的一位官员在试乘博盖塞亲王驾驶的赛车
意大利车队通过东四牌楼,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随车队报道的意大利记者巴津尼在自己的书中标示的拉力赛路线图
尽管有25支队伍报名参赛,但是这场比赛充满了困难、艰险和未知,车手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赛车运到北京。汽车漂洋过海不仅是笔巨大的开销,而且时间漫长。最终,只有5支车队抵达了北京。先抵达的是荷兰车队和3支法国车队,赛车都是乘船到大沽,再乘火车到北京的。最后一个抵达的是意大利车队,赛车乘船到汉口,再从汉口乘火车到北京。荷兰车队由查尔斯·加达德(Charles Godard )驾驶,法国《晨报》的记者让·泰利斯(Jean du Taillis)跟车报道,他们的赛车是一辆15马力的荷兰世爵;两支法国车队都开着汽车销售商赞助的10马力法国迪昂,分别由乔治斯·柯米尔(Georges Cormier)和维克多·科里昂(Victor Collignon)驾驶,称迪昂一队和迪昂二队;另一支法国车队由奥古斯特·庞斯(Auguste Pons)驾驶一辆6马力三轮车;意大利车队的赛车是一辆40马力的意大利伊塔拉,由博盖塞亲王(Prince Scipio Borghese)驾驶,他的机械师埃托尔(Ettore Guizzardi)和记者巴津尼(Luigu Barzini)随行。其实从几辆参赛汽车的马力就可预测出最后的结果。尽管博盖塞的座驾占优势,但他仍然做了准备:骑马考察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路线,并用一根相当于汽车宽度的棍子测量了比赛路线上的狭窄之处。而且博盖塞亲王还在驿站雇了一队民夫,以便在汽车抛锚时可以帮他脱离困境。在当时的条件下,车队的后勤工作很难满足需求,因此比赛路线是大体沿着电报线规划的,以便媒体报道和车手求援。燃油则由骆驼提前运至比赛路线上各点,如果车辆发生故障,要么看选手的本事,要么只能听天由命了。
1907年6月10日一大早,五辆参赛车来到东交民巷的法国兵营集合,在京的外国人几乎都参加了出发仪式。看过《速度与激情》电影的朋友肯定会注意到,赛车比赛的发令员都是女性,1907年的这次拉力赛也是如此。法国使馆一等秘书的夫人高高举起发令旗后,赛车手们都出发了。今天赛车比赛中出发时如离弦之箭的场景是看不到的,因为这些车的马力实在太小了。开始的路程都很顺利,赛车从东交民巷东口上崇文门大街,往北经东单、东四,最后从德胜门出城。南口是他们遇到的第一段险路。奥古斯特驾驶三轮车,刚到南口就抛锚了,不得不雇了民夫将他的车拉着前行。一路上车手都被好奇的民众围观,毕竟那是汽车远未普及的时代。尽管1902年慈禧太后已经有了两广总督德寿呈进的美国产图利亚汽车,但藏在深宫,老百姓无缘得见。出了张家口不远就进入大草原,博盖塞亲王始终领先。他们一直沿着电报线走,在库伦(今乌兰巴托)受到极高的礼遇,一位高级官员还试乘了汽车。62天之后,历经艰险的5支车队先后抵达终点巴黎:意大利车队夺冠,荷兰队、迪昂一队和迪昂二队随后抵达。而由奥古斯特驾驶的三轮摩托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中途陷入沙漠,赛车损坏,退出了比赛。
一百多年前,能驾车跑完北京到巴黎全程,实属不易。正像当时《晨报》发起这场赛事时说的那样:"他(赛车手)的名字定将被世界传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77852.html
相关阅读: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