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国际形势瞬息剧变,世界目光齐聚东北亚。
鸭绿江一衣带水,蜿蜒曲折,彼岸,硝烟弥漫;此岸,全民总动员。和着急行军的脚步,几乎与枪炮声的轰鸣同步,一场在近现代中国史无前例的工厂群落大搬迁在东北亚的大地上迅速上演——"南厂北迁",就在如此背景下拉开序幕……
因为涉及保密,这场高瞻远瞩、经过周密策划、牵动成千上万人以及无数机械设备的大迁移,在当年的时代洪流中却泥牛入海,显得悄然无迹。于是,时隔六十余年,这段历史呈现给我们的观感,又是那样的波澜壮阔,意义深远……六十余年后,心花小记深入位于哈尔滨的老工业基地,寻访亲历人,重温这段往事。
边境硝烟起,工厂总动员
1951年的春节,新生的共和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中。此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连续发动三次大战役,给对手以有力的打击,并一举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而第四次战役正在进行中。连续的胜利消息通过报纸、电波传播到全国各地,鼓舞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个中国人。
大年初六,虚岁20的刘继汉起了个大早,在妻子、父母与弟弟妹妹们依依不舍的泪光中,他背起行李,告别故乡——辽阳县张台子镇前营城子村,赶往自己工作的位于沈阳的东北电工五厂。这次离家,他的心情挺复杂,既有对新生活的好奇与向往,又有些不舍,因为就此一别,他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回老家。春节放假前,厂部对他们明令通知:大家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个好年,安排好家事,过完年咱就出发,工厂将整体搬迁至更北的北方。
刘继汉自幼家贫,家里没地,父母靠打工、扛活养家糊口。1944年春,13岁的刘继汉即入伪满吉山电机株式会社学徒。1945年光复后,回家务农。1949年2月10日,他进入沈阳电工三厂(后改称五厂)成为一名电工。从雇农到国家正式工人,无论是对他刘继汉本人,还是对整个刘家,都是件足以自豪的光荣事。朝鲜战争爆发后,毗邻中朝边境的辽宁省率先感知到战事的紧张。部队在不断地向中朝边境集结,刘继汉所在的电工五厂也加紧了舆论宣传。
北迁企业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巨型安装立车现场
入秋,煞冷,大约在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前后,厂里突然在职工食堂召开全体大会。厂党组书记当众宣布:因受到战争的严重威胁,上级命令将工厂向更稳定的北方搬家,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严守秘密,并号召大家踊跃报名。据刘继汉回忆,当时全厂职工基本都报了名,因为和刘继汉一样,大家都珍惜刚刚过上的好日子。没有时间让刘继汉回味或惊讶,因为第一批北迁人员早在此前的10月23日就已经秘密从沈阳出发。之后的日子,刘继汉他们的全部工作都围绕着搬家来进行。拆设备,为零部件编号、登记、装箱、运输……厂里的重型设备几乎全部拆迁北运。就这样,一直忙碌到1951年的旧历年底,他们的拆迁与留守工作也算告上了一个段落,也到了该与沈阳告别的时候……
大年初七,天还没亮,刘继汉一行就来到沈阳火车站。汽笛声中,火车缓缓驶离沈阳城,此行去哪儿?不知道。在严格的保密状态中,直到登车时,火车票仍没发给个人,而是集中在带队领导那里保管。刘继汉他们只知道火车一直在向北开,只看到窗外到处都是无边无迹白茫茫的雪野,间或滑过一两个小小的城镇或村庄。车过长春站,没停,仍向北开。刘继汉回忆说,路上,工友们也曾悄悄交流,有人猜测可能是去哈尔滨,有消息灵通一些的人则说是要去绥化,因为听说曾有人到那里勘察厂址。具体要去哪儿,带队的领导说:到了地方就见分晓……
至此,刘继汉的故事当属一个时代的典型的缩影,从1950年秋冬到1951年春季,与青工刘继汉有着相同经历的辽宁工友成千上万,他们告别家乡,背起工厂里的所有"值钱"家当,不远千里,被疏散、安置到松江省与黑龙江省(1954年6月两省合并,统称黑龙江省)的各个市县。
搬迁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一切都要从朝鲜战争猝然爆发说起。这场战争打乱了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生产建设的计划与步骤。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早在1948年的11月,东北即全境解放。在随后的近两年的时间里,东北地区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大地支持了南下解放战争,以及全国全面恢复生产建设工作。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东北工业发展较早,新中国成立之初,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东北工业体系在此前就已初具规模。仅以冶铁行业为例,按当时的生产能力计算,全中国的炼铁能力东北占了71%,而在炼钢能力上东北更是占至91%。但是,东北的工业布局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状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主义者为实现其占领全中国的目的,加紧对东北矿产资源的掠夺开发,于是,在辽宁东南部迅速膨胀般地出现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群,并形成以矿冶业、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工业格局。当年,刘继汉所学徒的吉山电机株式会社,就是众多的满洲日伪重工业企业之一。
东北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而辽宁工业的80%左右又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鞍山、大连五个城市。在和平年代,如此布局会产生规模效应。然后,进入战争状态时,如此布局却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没有制空权的新中国。
同时,这些重工业企业和军工企业,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可谓硕果仅存。东北的重工业在抗战胜利后至东北全境解放前遭受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在苏联红军接管、撤离后,很多企业被拆运一空。现存企业对新中国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朝鲜战争的爆发,从安全角度考虑,迫使中共中央不得不考虑对东北工业布局进行调整。周恩来总理当年曾就此表态: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
搬迁、转移、调整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搬迁地点的选择上,东北地区北部的松江省、黑龙江省距朝鲜战场相对较远,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都是工业企业北迁的理想去处。这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同时,这里更是紧邻苏联老大哥,水路相连,铁路相通,便于从苏联进出口物资与设备。当时的东北局负责人高岗就提出:"东北工业建设要着重放到北满去,可移的工厂尽量北移,尤其如机械厂等,应下决心迁移,新建的工厂放在北满。"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将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决非易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将一群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更是难上加难,除了机器设备的搬迁,大量人员的安置转移,还涉及到总体布局、具体选址、扩员、投资等一系列问题。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据今年80岁、曾从事企业厂志编修工作的哈尔滨电机厂高级工程师白成明介绍,1950年10月上旬,中国重工业部召开紧急会议,责成东北重工业部电工局立即落实搬迁规划。该局立即开会研究方案,并委派电工五厂厂长白杨担任电工系统搬迁工作组组长,指挥搬迁和建厂工作。
时隔六十余年,白成明感叹说,当年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什么是十万火急、雷厉风行。会议上午开完,第一批北上人员就连夜动身出发,他们中的大数人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刘继汉所在的电工五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派出了第一批北迁人员。到1950年11月底,电工五厂从沈阳共迁移172人到哈尔滨,其中包括工人114人,技术人员13人,管理人员6人,一般职员36人,勤杂人员3人,另外还有眷属39人。新工厂隶属于东北电工局,厂名定为哈市第五厂,1951年1月1日改为电器工业管理局第四厂,它就是日后成长为"共和国机电工业长子"的哈尔滨电机厂的雏形。
镜头再切换回开篇。1951年旧历正月初七晚十时,历经15个小时的期盼与等待,搭载刘继汉一行的火车徐徐停泊在哈尔滨火车站。刘继汉清晰地记得,出站后,他们步行着没走多远,便被引领到一栋风格别致的小洋楼。数年后,在成为一个"哈尔滨人"之后,刘继汉才知道这栋小楼曾经是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后来成为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的职工食堂。当晚,他们就人挨人密密麻麻地挤睡在小楼的木地板上,有些工友的行李没有随身携带,就大家合盖被褥凑合了一宿。第二天上午十时,一辆大卡车把刘继汉与他的电工组同事们拉到了位于远郊的顾乡屯的一个农具厂——原来,这里就是他们北迁的临时厂址。
在此,刘继汉与先期到达、已在此创业四个月的工友们会合,立即融入紧张的抢建中。生产设施极其简陋,工厂的10个职能部门、4个车间就挤在仅有的几个破烂不堪的仓库里。这时,刘继汉也了解到了早期创业者们的艰难。那时,二十多条车皮的设备、物资陆续运抵香坊火车站,没有起重设备和机械化运输工具,卸车和运输安装只能凭橇杠、绞盘、滚杠等笨重工具外加人拉肩扛。在战争的紧张气氛下,众多北迁工厂运输来的货物都密集地堆积在火车站,所以每家工厂都必须昼夜奋战,才能保证整体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边搬迁,一边做生产准备,双手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肿、破皮,在先期到达人员那里已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
初期,刘继汉被分配到工程处,工作地原址为一个磨米车间,因为房子举架较高,他们就支起柱子,搭上木板,将其改造成二层楼,以增加使用空间。晚上刘继汉与众多工友挤在一个原来装粮的仓库里,人挨人,为了彼此区分,就在地铺上画出格子,按格睡人。对于他们这些辽宁人来说,哈尔滨滴水成冰的寒冷最是难熬。刘继汉虽然穿上了工厂发下来的棉袄棉裤,但那时他没钱买内衣,棉衣里面,就是一个光板身子外加一个裤衩。工作时,忙碌起来并不觉得冷,有时甚至是满头大汗,但只要一停下来,没多久,寒冷就会找上门来,用刘继汉的话来形容,那叫一个"透心凉"。条件固然艰苦,但在刘继汉的记忆里,那段日子快乐而充满干劲。因为,想想奋战在异国冰天雪地里的志愿军战士,大家都觉得受这点苦算不得什么。他们展开劳动竞赛,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加紧时间生产出产品,以支援前线。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编著的《黑龙江四十年巨变(1949—1989)》一书统计,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黑龙江地区在1950年前后从沈阳、丹东、营口、瓦房店等地迁入工业企业26家。其中,军工企业10家,机械企业9家,其他的还有纺织、橡胶等类企业7家。他们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北安、密山、阿城等地。有关这些企业在搬迁与建设初期的详细情景,我们会在后文深入介绍。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整个东北的铁路系统全力运营,全力为战争服务。特别是在输送繁忙的1950年秋冬,那时在京哈线上,沈阳以北,向南方向运行的货车,大多是在运送与前线军需相关的物资;而开向北方的满载的货车,则大多是在输送北迁工厂的机械与物资。那时,哈尔滨的南岗、香坊、顾乡等火车站每天都堆满了这些来自辽宁货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灯光彻夜不熄,忙坏了火车门的调度人员。
改写中国工业格局的布局谋篇
随着时态的进展,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从历史的眼光看,朝鲜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场局部战争的范畴内,并未演变成世界大战,中国的辽宁地区也并未因此受到战火直接的冲击。
刘继汉所在的工厂搬迁到哈尔滨后,于1951元旦改为电工四厂(后来也多次更名,最后定名为哈尔滨电机厂)。历经艰苦会战,1951年1月,他们的开关车间首先开工生产,冬去春来,绝缘车间等也相继投入生产。据白成明工程师介绍,到1951年底,他们就与另外两家工厂联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开创了新中国制造发电设备的历史。1951年,电机厂全年总产值已达176万元,职工队伍也发展到了849人。
回到宏观视角,在朝鲜战争期间,国家也将投资重点放在了东北。1950年国家在东北地区投入3.3亿元人民币,占当年东北全年财政预算的40%。从1950年到1952年这三年中,国家对东北的投资累计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朝鲜战争爆发期间,我国投资新建的工厂几乎全部设在东北北部地区。
二十多家北迁黑龙江的大厂,在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扶持下,不仅都实现了企业的战略转移,也使黑龙江地区的工业获得快速发展。据哈尔滨市政府1950年底统计,南厂北迁以来,哈尔滨市的工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64.4%。这些新建、迁建企业的建成投产,为黑龙江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南厂北迁"从根源上来讲,是国家面对战事的应急产物,而从长远的视角回眸,"南厂北迁"更是一次改写新中国工业格局的布局谋篇,它改变了东北工业过于集中在南满的局面,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协调发展。
时光在累加,收获也在累加。1951年6月,电机厂在选定的新厂址香坊跑马场破土动工,刘继汉也随厂来此劳动。一个规划中的国营大厂的蓝图就在眼前徐徐展开,生产、生活条件都在不断地提高与改善,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老大哥,刘继汉觉得很幸福,工作起来更加有劲儿了。1951年8月,他把媳妇从辽阳县的老家接到哈尔滨,一家人终有团圆。1951年10月,刘继汉的大儿子呱呱坠地,17岁就早婚的他乐得合不上嘴。厂里对刘继汉很照顾,把原来香坊市场里的一家说书馆租了下来,略做兼并,让刘继汉与另外三位工友合住。虽说条件仍不能算好,而且是四家同堂,但刘继汉很知足,因为回头再看看走过的人生道路,他真的感觉美好的新生活就在眼前,就在明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74601.html
相关阅读: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