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关宁铁骑苦延明朝命运 常胜军团一度被历史遗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明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明末清初,曾经有这么一支骑兵,它驰骋疆场几十年,从辽东到北京,从北京到云南,从云南到缅甸,再从云南调转马头向北京杀来……几十年中,这支骑兵打败过八旗兵,追杀过李自成、张献忠,最后随着它的末代主帅吴三桂在云南陨落……

  关宁铁骑的鼻祖是李成梁
  
  明朝天启年间,面对后金对关外明军的进攻,北京的满朝文武一筹莫展,明熹宗朱由校甚至抓着大臣的手放声痛哭而不知所措。正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袁崇焕挺身而出,单骑出关,挽大厦于即倒。
  
  当时,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防守辽东的部队,战斗力很弱。一方面千里来援,不适应辽东的环境;另一方面,家不在此,打起仗来没有保家的意识,守在边关只想着怎么溜回家。更重要的是,南方兵不善于马战、野战,在凶悍的八旗兵面前,一冲即溃。这种情况下,袁崇焕萌发了一个想法:组建一支由辽东子弟组成的骑兵部队。
  
  当年,东北大帅李成梁曾经训练过一支骑兵部队,史称辽东铁骑。这支部队全部由辽东汉人组成,这些辽东人体格精壮、善于骑马,对后金军队的烧杀抢掠有莫大的仇恨,保家意识很强。李成梁的这支骑兵部队组建后,在长期与后金军的对垒中丝毫不处下风。
  
  袁崇焕决定学习前辈,也组建这样一支凶猛彪悍的骑兵部队。
  
  袁崇焕从数十万辽东汉人中精挑细选出身体强壮、且骑术娴熟的三四万士兵,提拔了祖大寿、吴三桂等土生土长的辽宁人为将。
  
  其时,马市开遍关东,袁崇焕从蒙古人、满族人手里用农具、铁器、食盐换来大批战马,队伍很快就形成了规模。
  
  祖大寿、吴三桂为了报答袁崇焕的知遇之恩,不但尽心尽力地训练部队,而且,向袁崇焕建议,重新启用当年李成梁部队用过的三眼铳。三眼铳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火器,一支铳有三根枪管组成,作战时可以发射三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连发武器。
  
  关宁铁骑一战成名
  
  明天启七年5月,皇太极领着百战精兵来到宁远城下,在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太极面对宁远城,心情很是复杂。当年,父亲努尔哈赤就是在这宁远城下,被炮火轰成重伤,不治而亡。所以,皇太极这次有备而来,就是要打下宁远,为努尔哈赤报仇雪恨!

  三声号炮响起,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战鼓咚咚,马刀闪闪,喊声震天。
  
  明军还是延续以往的战法,在城上用大炮轰击。一排又一排的八旗兵在炮火中倒下去,人仰马翻,血肉横飞。皇太极面无表情,坚定地一挥手,八旗军冒着炮火继续冲击。为了这场胜利,他已经研究过明军的战法,他知道,只要冲过这片开阔地,一旦进入炮火的死角,就是八旗军的天下了。
  
  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把皇太极吓愣了,也让八旗军的将领们惊呆了。大炮仍在城上轰击,炮火硝烟中却杀出一支几万人的马队,马上士兵手持三眼铁铳,离八旗军百八十米就开始射击,铅弹如狂风般向八旗军扫来。八旗军还没等明白过来,明军已经冲到近前,把三眼铁铳调过来,抡起如铁锤似的枪把便向清兵头上砸来。
  
  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八旗军的尸体铺满了旷野,宁远城外血流成河。眼见着伤亡越来越大,皇太极只好下令撤军。
  
  战后,皇太极才知道,这支凶猛异常的部队就是袁崇焕新组建的关宁铁骑。
  
  北京城下九千铁骑拼了命
  
  有了这支铁骑驻守在宁远,八旗军再也没敢进犯。崇祯二年秋,皇太极避开关宁铁骑,率军绕道蒙古草原,于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入塞。毫无准备而且刚刚才因为欠饷闹过兵变的明军在如狼似虎的八旗军冲击下,顷刻间土崩瓦解。30日,清军合围了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遵化。
  
  袁崇焕得知后大惊失色,要是皇太极攻进北京城,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军掠走的那一幕可就重演了!时间紧迫,袁崇焕再次想到了手中的关宁铁骑。命令离北京最近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带领4000轻骑立刻出发,急援遵化;自己亲率九千铁骑随后跟进。
  
  然而,出乎袁崇焕意料的是,赵率教领军赶到之前,遵化已经陷落,赵军于城外几十里处中伏,全军殉国,赵率教英勇战死!
  
  随后跟进的袁崇焕得知凶讯后,下令,人不下鞍,马不停蹄,全军转向蓟州,一定要把清军拦截在蓟州。
  
  九千关宁铁骑赶到蓟州时,狡猾的皇太极却已带领军队绕开蓟州向通州进发。通州离北京只有四十里,是京师的门户,容不得半点闪失。袁崇焕又率领铁骑来到通州,刚刚驻扎下,得知八旗军已开往北京城。就这样,袁崇焕率关宁铁骑,追着八旗军的屁股,在京畿之地疲于奔命。待赶到北京城下时,已是人困马乏,有的战士累得连刀都拿不起来了。
  
  皇太极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他采取拖兵之计,先把关宁铁骑累垮,然后再在北京城下,当着明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全歼关宁铁骑。
  
  11月20日清晨,关宁铁骑与八旗军在北京城下拉开阵势。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边是皇太极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兵精粮足;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疲惫之师关宁铁骑,人数只有九千!
  
  袁崇焕深知此战关系到明朝的存亡,他的战前动员很简单,也很有煽动性:“我们的身后是什么?”士兵回答:“是北京,是皇帝!”袁崇焕说:“还有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如果不想让他们落到鞑子兵手里,成为他们的奴隶,我们应该怎么办?”士兵挥动手中的刀枪大声喊:“杀死他们,杀死他们!”喊声如雷,声震原野。
  
  此时,皇太极正在调兵遣将,他认为,关宁铁骑不过万人,肯定采取守势。他准备调集全部人马,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冲垮关宁铁骑,拿下北京城。却没有想到,袁崇焕竟然乘他们调动之时,率军突然发起冲击。九千骑兵一人一支三眼铳,密集的弹雨猛烈地向还没做好准备的八旗军扫去。清兵猝不及防,队伍马上被冲得七零八落。
  
  经过四个时辰的激战,八旗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退却。皇太极再一次败在关宁铁骑手下。
  
  九千关宁铁骑打败了数万的八旗军,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明王朝因此而延续十多年!
  
  主帅死铁骑一分为三
  
  北京之战的硝烟刚刚散尽,崇祯皇帝就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让士兵用大筐把袁崇焕吊进北京城,随即以通敌的罪名将袁崇焕下了大狱。北京城外的关宁铁骑听说主帅蒙冤,群情激奋,叫喊着,杀进北京城,救出袁崇焕。临时代理主帅职务的祖大寿安抚了士兵,愤然收拾行装,带着一身的血迹返回关外。
  
  皇太极得知袁崇焕下狱,关宁铁骑已经离开北京,心中大喜,立即率兵重新打了回来。清军先是在卢沟桥歼灭明军7000余人,又在永定门外击溃满桂等人率领的40000余人,全歼山海关援军4000人。此时北京城外的明军全军覆没,已无再战之兵。
  
  崇祯慌急之中,又想起了关宁铁骑。但祖大寿此时伤透了心,接到调令却按兵不动。崇祯无奈,便让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祖大寿这才带着关宁铁骑再次入关勤王。
  
  皇太极得知关宁铁骑出兵入关,立即撤兵,留下了由堂兄阿敏指挥的重兵守卫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可是,令皇太极极为吃惊与震怒的是,他前脚回到盛京,阿敏后脚就跟着回来了——祖大寿指挥的关宁铁骑从5月9日开始,在数日之内将阿敏军全部击溃,尽复关内四城,史称“遵永大捷”。
  
  关宁铁骑如此善战,而且连皇帝的命令都敢不听,只听袁崇焕的,这让生性多疑的崇祯更加不安。“遵永大捷”后,北京警报解除,崇祯立刻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同时将关宁铁骑一分为三,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还有一部分被调进关内,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不久,祖大寿率领的关宁铁骑被清军全歼,进关的那部分也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全军覆灭,只剩下吴三桂所部硕果仅存。
  
  一路风光地走向没落
  
  明亡后,李自成对吴三桂诱降不成,亲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山海关。吴三桂自忖难以抵挡李自成,便投降了大清,与清兵一起,在九门口一片石与李自成的大顺军血战。关宁铁骑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与清军一起,血战一昼夜,将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几乎全歼。并一鼓作气攻进北京城,把只做了十八天皇帝的李自成从皇宫里赶出去,踏上逃亡之路。
  
  清军占领北京后,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跃进中原,对李自成穷追不舍,直至把李自成的部队全部歼灭。随后,兵锋直入四川,又消灭了张献忠的农民军和其他地方的明朝义军,打遍了多半个中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清王朝最得心应手的一支部队。
  
  吴三桂受封云南后,关宁铁骑也随之驻防云南。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做出撤藩决定,吴三桂起兵反清,关宁铁骑再次充当吴军先锋,浩浩荡荡地出云贵,杀向北京。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骁勇善战的那批战将或已作古,或已告老还乡,此时的关宁铁骑早已没有了当年所向披靡的战斗力。随着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被平息,曾经威名赫赫的关宁铁骑终于在炮火硝烟中归于沉寂。
  
  由于关宁铁骑是袁崇焕所建,所以明朝对这支部队的记载只是轻描淡写。清朝立国之后,由于关宁铁骑曾是八旗军的死敌,且最后又助纣为虐,参与吴三桂的反叛,所以,清朝的记载也是能贬则贬。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遇,使关宁铁骑在后人的眼中,印象一直模糊不清。
  
  2008年6月,中国发展出版社推出《历史上的十大军团》一书,关宁铁骑与战国时期赵国的李牧骑兵兵团、秦国的王翦兵团、西汉韩信军团、汉武帝时的霍去病军团、南朝时期梁武帝手下的陈庆七千白袍军、南宋岳家军、成吉思汗怯薛军、明朝常遇春兵团、大清八旗军等,同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常胜军团,关宁铁骑终于在蒙尘数百年后得以正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19314.html

相关阅读:明朝为何承认越南独立:只因七万明朝大军全军覆没
明朝人的性观念
李之藻
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韩
闽、浙地区古代明教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