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汉武帝宠妃墓被盗系列案告破,除了收缴青铜鼎、青铜剑等千余种珍贵文物之外,其中,最珍贵的还有两组完整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青铜编钟。众所周知,编钟是中国古代独有,也是最古老的乐器,它最早产生于商代,到秦汉时期达到鼎盛。
在封建王朝时代,编钟不仅是重要的礼器,它还被普遍用于祭祀、宴会等重要场所。除此之外,如果发生重大事件或者政权交替,还会把铭文刻在编钟上,可见编钟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性。钟由于形制、大小不同,在古代都有专门名词。在《尔雅·释钟》中说:"大钟谓之镛,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就是这个意思,而所谓的编钟,就是按不同的音高,依次排列而成。
现在出土的最早的编钟是商朝的,它是后代编钟的前身,还不是十分完备,从现在我们所见的商代编钟,是三个一组,从钟的发音来看,包含大三度、纯四度和大六度三种音程关系。这种编钟只能奏出简单的音高,还构不成丰富的旋律。但到了西周中晚期后,编钟的数量逐渐增加到八个一组,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九个和十三个一组的编钟,基本上能演奏十二平均律中的绝大多数音,也就能奏出丰富而多变的旋律,成了比较完整的乐器。
说起编钟,我们先来说说乐器和十二律的问题。从商代的乐器来看,音阶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很多乐器,尤其是打击乐器,由于制造困难,不像吹奏乐器笛、埙相对容易,所以钟、磬等的发音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也就发三个音。但到了周朝,音乐有了长足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在周朝约有七十余种乐器产生,乐器一多,就要按乐器不同的材质进行分类,于是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的乐器分类,就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谓之八音。也是在周朝,十二音和七声音阶已经产生,并有了固定的名词,就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十二个半音的专有名词。也就是说,周朝的音乐,从理论和乐器上来说,已经和现在相似了。所以,编钟真正的辉煌,就是产生在这一时代。
八音里排第一的金,按材质就属于青铜制造的编钟,因为编钟是礼之重器,而位于八音之首。在古代,编钟是根据官职的大小,而享有不同的、严格的等级规定。据《周礼·春官·小胥》记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意思是:君王拥有四面悬挂编钟的特权;诸侯只能挂三面编钟;卿大夫两面,而士只能挂一面。如果僭越,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孔子看到季氏僭越说,"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说的就是季氏越权的典故。
通过考古发掘的古代编钟,已经相当多,比如不久前西昌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海昏侯墓中的编钟,甬钟上刻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经过测音,发现铭有"宫"的甬钟其音高恰恰是中央C音,也就是小字一组的C,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这说明古人的音高观念和现代一样,或者只是一种巧合?但海昏侯出土的编钟和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出土的编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无法相比,当时人们甚至认为它是"世界第八奇迹"。
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它是一套共有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的乐器,其音域跨度达五个半八度,基调和现代的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以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我们来举个形象的例子:钢琴是所有乐器中,音域最广的乐器,共有七个八度加一个小三度。但在贝多芬时代,钢琴也就五个八度,而贝多芬从来没有弹过现代的钢琴,由此可见,在那么遥远的战国时代,曾侯乙的编钟就有着如此宽阔的音域,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除了宽广的音域之外,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一个钟在正侧两个部分,能奏出大三度或者小三度两个音(海昏侯编钟也有此功能),这是中国古代铸造技术辉煌的成就,就是现在的音响学家和冶金专家,都对它的工艺赞叹不已。
曾侯乙还有一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地方在于,全套编钟加起来共有2800多字的铭文,向世人展示了一套我们前所未知的乐律体系。前面说过,十二律的名称是黄钟、大吕……但在曾侯乙编钟的铭文上用的并不是这些我们熟悉的律名,而是具有曾国地方特色的律名,为学术界所重视。
从1978年开始,曾侯乙编钟第一次试奏开始,它已经多次在世界各地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成为特殊的文化使者,让世界惊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206188.html
相关阅读: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