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题:根本不存在专门的记忆系统
现行心理学都在认为记忆是一种专门的系统,认知心理学更具体地把他们的记忆系统还分为若干子系统,并且不停地把记忆内容从那个子系统提到这个子系统,还要编码、转移、贮存等等。这样一来,记忆的自然属性终于被他们折腾光了。
看到人脑有什么功能就认为有此专门的功能系统甚至专门的脑区,这是当代心理学在犯的主要错误之一,象所谓的“注意系统”、“记忆系统”等等,错误的原因在于片面性地看问题。片面性和夸大某一事实的意义是人的思维过程易犯的错误,这是注意机制的特性给我们造成的缺点,而人们却把这一缺点过多地投射到了对心理学的研究之中,也投射到了对注意本身和记忆的研究之中。象各种记忆系统、记忆编码、记忆在脑中的机能定位、记忆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等等、等等。
既然认为信息编码是感知觉和语言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那么信息编码显然是这些系统自身的事情,这里又要“记忆系统”来做什么?它再来重新编一次?显然,只有储存和提取才与记忆有关,即使有编码之说,那也是感知觉和语言系统本身的事情。
“鲁利亚发现皮层下组织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对记忆也有重要作用,它能保证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皮层紧张度或充分的觉醒状态 ”。“麦克高等人在实验中还发现,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 ”。我不明白的是:这些机能所促进的或因损坏而受到影响的,就不是那些感知觉系统本身?
短时记忆与感知觉本身有何不同?记忆编码过程与感知觉过程和思维理解过程有何区别?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意记忆系统等,它们与原来那些真正存在的程序知觉系统和语言思维系统又有何区别?情景记忆系统与情景知觉系统区别又何在?我实在看不出那些可敬的认知心理学家们在对记忆的研究中,除了把原有的种种系统都加上“XX记忆系统”之外还多做了些什么。如此活生生地把原有的一种东西当成另一种东西来说、来对待、来假想、来挖掘能有何后果呢?我想,除了使原本简单的事情越来越混乱之外,还会离科学认识越来越远。
再看生理心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它就不是当前感知觉的生理基础?还有哪种感、知觉、情绪和思维的基础、机制、系统和过程没被再套上“记忆”一词?既是如此,足以表明这些外加上去的种种都是原有系统上的原有功能,而这一切都不能够使他们醒悟本来没有一个另外的记忆系统?都不能使他们走出误区而去顾及一些真正与记忆有关的东西?
那些被放在内容丰富组里的白鼠,它们触突量和脑重量的增加显然与感觉活动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而在这里又变成了存在记忆物质的生物学的直接证据。肌肉也越练越增加,是否那里也长出了记忆物质?“长时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这变化是因当前感知觉活动而形成还是专为记忆而产生?至少有一点是显见的事实,就是又在把与感知觉活动本身有关的东西套上了“记忆”一词。
似乎感知觉一开始产生,一切就都交给了记忆系统去处理了。记忆系统把它们变来边变去,甚至还把它们转移了地方,甚至还听说把它们进行了缩小,然后放进了一些RNA等东西里。不知那里面能否放下我们当前的感知觉,那样肯定节省面积。
“一些思维型特征的人,语意记忆能力强,情景性记忆稍差些。可见,两种记忆系统是可以分离开的”。是的。也有人视觉记忆强,听觉记忆差,也有人相反,盲人触觉记忆强,视觉记忆一丁点都没有,评酒员嗅觉记忆强,等等。可见,记忆系统可以分离出很多。但这些记忆性的强弱有哪一种不是因为人家感知觉等系统本身的功能有强弱呢?而人家这些各种系统本来就是分离的呀。如果没有这些本来就存在并且分离的系统,你能再去找到这些“分离的记忆系统”吗? 可见,所有的记忆系统原来都是这样发现出来的。
如此等等。本来简单的是:所有感知觉、语言、情绪等等脑系统的活动都有联系性和记忆性,却被变成了存在各种各样的记忆系统。
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见有外在的记忆过程就认为必有一个近似的内部记忆过程,继而就认为有个内部的记忆系统。就象见有人的外在编排行为或以编码方式工作的产品存在就以为大脑也有内在的编码活动一样。其实,我们一些外在的记忆过程(比如,反复背读、复认或归类等)所意味的,只是与当前感知觉所对应的脑内一些神经联系的重复兴奋和相互联系。而外部编码现象所对应的只是脑内一些神经联系与另一些神经联系的共同兴奋或联系,即建立起相互的制约关系,这o编码现象差之甚远。在严格的科学研究面前,尤其是在今天对心理现象的内部本质已有一定认识的前提下,不该再接受“编码”、“过滤器”之类远离事实的形容。
虽然意识的本质和它真正的直接载体还未被完全清楚的认识,但至少我们知道,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兴奋是意识活动的生理载体。这就意味着意识所反映的是神经联系的形式(而非神经物质中所直接含有的信息),或者是这种神经联系背后所意味的东西。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意识现象是伴随着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事件同步发生的。在这种我们已经达到并且目前只能达到的认识前提下,我们的一切感觉、知觉、思维和回忆等等意识活动所意味的,都是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兴奋。其实我想说的是,与“注意”一样,“记忆”只是意识活动的一种自然属性,它的本质就是曾经产生过的感知觉(包括程序知觉)的重现,它意味的只是皮层曾经发生过的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兴奋。是由于任何暂时神经联系的形式一旦形成就都具有重新兴奋的自然特性或潜势,因此才表现出记忆的性质和现象。
所谓条件反射,就是条件刺激引起了原来自然神经反射的重新发射,而自然反射的重新发射意味的就是原来暂时神经联系的重新兴奋。从条件反射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任何发生过的暂时神经联系都有重新兴奋的自然性质。这也表明了暂时神经联系具有保留性,不论这种保留的形式如何。条件刺激正是以暂时神经联系的保留性和重新兴奋性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就象暂时联系的接通是脑内神经活动的一般功能一样,联系形式的保留和重新兴奋也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普遍特性,也暂不论这一特性是因何而有。正是暂时神经联系形式的保留和重新兴奋的特性成为记忆现象的直接原因!联系形式的保留作为一切记忆的基础,它的重新兴奋使记忆内容出现。
当客观刺激上传到皮层,使皮层相关区域的一些神经元发生某种形式的暂时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的兴奋使我们在意识中以映像的形式生成当前的感、知觉。由于暂时神经联系具有保留和重新兴奋的特性,当再有某种相关刺激引发了原有暂时神经联系形式的重新兴奋,与原来同样的映像就又在意识中出现,这一重新出现的映像就是所说的记忆表象,因此,映像就有了记忆性,我们的感、知觉也就具有了被记忆的自然属性。
从这里看到,虽然感、知觉是以映像的形式在意识中发生,但在脑中并不是以映像的形式来储存它们,而是以神经联系重新兴奋的潜势作为记忆的载体。因此,一方面,由于脑内各种神经联系之间存在广泛的制约性,记忆现象也就表现出了它表面上的复杂性,但依据对其本质的认识和我们已有的对各感、知觉系统、思维系统和情绪系统的心理和生理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了解,对记忆现象中的种种已经不难认识。另一方面,加强记忆也要使所要记忆的内容与其它一些相关的神经联系共同兴奋,以建立有益的制约关系,来加大它们重新兴奋的可能性,所谓“理解”对记忆的作用也在于此。不过“理解”在记忆这里也不单是对内容意思的理解,还包括对环境关系的确认。
依前所述,所谓记忆,就是由普遍存在的脑内暂时神经联系的保留性和重新兴奋性所形成的自然而普遍的功能,根本不存在任何专门的甚或可以分离的记忆系统!记忆是脑内各种感知觉、思维和情绪等系统自身具有的功能。发生在任何脑区的暂时神经联系自身都有记忆性。它们之间表现出的相互影响,原因在于脑内所有神经活动的相互制约性上。虽然发生在某处的脑事件会引起另一处脑区记忆,但另一处的记忆依然在原地而并未转移。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也永远居住在一起。所谓的“转移”,其实只是由于存在于某处的神经联系与另一系统中的神经联系建立了制约关系,因此,当其中之一重新兴奋时,也引起了另一神经联系的重新兴奋,比如由视觉刺激会引起词语记忆,由词语刺激也会引起视觉记忆等现象,就是脑内某脑区的暂时神经联系与其它脑区的暂时神经联系之间制约活动的外在表现。显然,正是由于这些外在现象的存在,才造成了人们对“记忆转移”的猜测和误解。
我们知道,各种脑结构中每个神经元都接受众多来源不同的突触联系,它们同时或以较短的时间间隔顺序兴奋而形成暂时联系,这就意味着对信息的加工。比如我们接受到一种事物的刺激,它所引起的脑内暂时神经联系,会引起脑内与当前事物相关的一些事物所对应的已有神经联系的重新兴奋并建立联系,因此就在意识中形成了对当前事物的理解。但这种加工过程只是感知觉和思维系统对自身当前内容的加工过程,它们的记忆性是由暂时神经联系自身的保留性和重新兴奋性而产生。虽然这种加工会成为记忆,但它并非为了记忆而加工;虽然加工过程中包含着许多记忆中的信息,但并没有另外的所谓记忆系统来参与。除了我们为了“记住”而通过一些外在方法和手段所进行的加工(比如我们为了记住一个新词和它的含义而有意拿它进行造句,亦即使对这一新词的知觉所对应的脑内暂时神经联系与其它一些与此相关的神经联系共同兴奋而建立制约关系。)之外,并不存在脑内自行的专为记忆而进行的加工过程。
象视觉失认症等现象,引起的原因只会是两种,要么是因为该局部脑区所建立的神经联系不稳固,要么是因为无法激发它们的重新兴奋。网状等组织受损对记忆的影响,显然在于它们对皮层神经兴奋的激活上面的功能。虽然因某个脑区的受损会导致丧失某些记忆,但那个受损的脑区也决不会就是专门负责在什么记忆的“早期”或“后期”加工记忆,甚或储存记忆的脑区。这当然会使人们总也找不准这样的脑区,或是找出了太多这样的脑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jiyishu/8717.html
相关阅读:《逍遥记忆》—关键词的划分与选取
记忆的分类
重复刺激记忆法
联想记忆的练习与应用
短期记忆如何变为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