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治疗法的技术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更敏锐的察觉力、体验内在的冲突、解决不一致性和两极化的问题、突破构成阻碍的僵局,以解决未完成事件。
拉维斯基(Levitsky,1970,pp144-149)和培尔斯对完形治疗法的一些技术曾有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
1、对话练习。
2、绕圈子。
3、未完成事件。
4、我负责。
5、我有个秘密。
6、投射。
7、倒转。
8、接触与退却之律动。
9、预演。
10、夸张。
11、我可以给你一个断语吗?
12、婚姻咨询游戏。
13、你能保持这种感觉吗?
以下仅以拉维斯基和培尔期所引用的一些游戏作为上述技术应用的讨论,并附带提出一些补充建议:
对话练习(the dialogue exercise)
如前所述,完形治疗目标就是要使一个人的功能获得整合,进而容纳其人格特质中被否定及拒绝的一面。治疗者尤其注意当事人人格上的功能分裂状况。而人格功能主要可分成[优势](top dog)及[劣势](underdog)两极,因此治疗的重点也就在于此两者的拉锯上。
通常胜利者代表了正直、权威、道德、命令、主宰及操纵,就好像一对[挑剔的父母],他们用[应该]、[必须]的心态来困扰人,并且以灾难性的威力操纵别人。相对的,失败者则是借助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被保卫、歉疚、无助、懦弱无能等方式来牵制着对方,所表现的是被动的一面,是不负责任、藉词逃避的一面,胜利者与失败者间即通过这种不同的方式争斗以期获得控制权。这样的争斗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个人承诺和解决方式无法执行,为什么懒散的习性持续不改等。霸道的胜利者常以命令的方式教别人如此这般,而失败者则带挑战性地像扮演一个不服从的顽童。在这种为夺得控制权而斗争的情况下,就使得个体分裂成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两部分,双方始终争战不歇,为的是要争取自己的存在。
上述人格中双方对立的冲突即导因于内射机制的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个人常把他人(通常是父母)的观点纳入自我体系中,培尔斯认为一个人必须,同时也是不可避免地会汲取别人的观点和特质,但是若未经自身批判而全盘接受他人的价值观是很危险的,因如此将会阻碍一个人的独立自主性。所以一个人对自己所投入的内射,必须小心察觉是否会戕害自我系统和阻碍自我人格整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jiaolian/2897.html
相关阅读:树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NLP教练技术
通过倾听来开放我们的直觉
管理教练在企业中的运用
从成长模式中探寻冰山下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