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将凶手纳进家族系统时,我联想到诸如二二八事件、文化大革命、纳粹屠杀犹太人、以色列政府武力镇压巴勒斯坦人等大规模的、由国家机器施行的血腥暴力事件。对受害者家属而言,确实有个亲人被杀了,然而,活着的人可能不知道确切的凶手是哪一个个体;透过「家族系统排列」的方法,若由一个观众代表凶手,或许有机会在排列中,让活着的家属跨越时空与已故的谋杀者取得和解。
台大社工系讲师李开敏为海宁格的著作《爱的序位》中译本写推荐文时提到,2003年参加学习时,海宁格对她说:「妳若不能爱日本人,是无法协助当年受害的慰安阿嬷的,这是危险的,也会对阿嬷造成伤害。」海宁格更进一步指出,许多从事「特别主题谘商治疗」的女性,是因为内在潜藏对男性的愤怒。李开敏返家后,开始愿意去承认过去对于加害被害情节的过度简约与绝对性的思考模式,她领悟了海宁格一再提醒的关于加害与被害者之间的复杂吊诡关系。
海宁格表示,如果受害者家属想要「以牙还牙」,则这种报复的心态跟凶手没什么两样,生者同样也「谋杀」了凶手,这个家族系统依然有人被排除在外。
而我想到了林义雄,他当年因为提倡民主政治,主张人民有组党权利,国民党政权将这种想法视为「意图颠覆政府」,因而加以逮捕,收押期间,林义雄的家人竟因此惨遭谋害,母亲林游阿妹及双胞胎幼女亭均、亮均三人被杀惨死,仅大女儿奂均被救活,至今尚未破案。
事隔多年,林义雄接受一份基督教教会刊物访问时表示,如果「以眼还眼」这个原则被彻底实行,到头来会弄得所有的人都没有眼睛,所以有些先贤反对这种报仇方法。那该怎么办呢?林义雄说:「也许可以培养这样的情怀,认定:『世界上只有必须清除的恶事,没有应该消灭的恶人。』所以,报仇不是消极地发泄愤怒的情绪去伤害加害者,而是积极地使加害者无法加害自己及他人。所以如何除去加害者做恶的能力,才是报仇者应该努力的目标,至于对加害者做出人身的伤害,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并没有正面的价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jiaolian/2832.html
相关阅读:树立威望:融洽的力量
从成长模式中探寻冰山下的自我
管理教练在企业中的运用
通过倾听来开放我们的直觉
NLP教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