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使用旧教材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旧教材知识的条理性和知识的系统性等特点已经深入教师的心中,所以,我刚开始用新教材时有许多不适应。但是,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新教材有它很多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方面比旧教材要好得多。在教学中我对一些问题做了改进,供各位同行参考。
1.关于酵母菌无氧呼吸装置,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改动。在实验开始时我用的是课本的A装置和B装置,后来A装置不变,B装置改成下图的形式,避免倒吸,效果较好。
2.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低温酶的活性会抑制,而温度过高酶会失活,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将图中曲线的最适温度的右边改成与横轴相交。
3.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根据多次尝试,我在学生实验时做了一些改动:(1)让学只称取3克的菠菜叶,加3毫升的无水酒精,这样提取的色素较浓;(2)画滤液细线时 高一,把毛细滴管换作盖玻片。做法是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让其一边在色素提取液中蘸一下,再在空白滤纸上轻轻碰一下,然后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其他步骤与课本相同,实验效果很好。
4.课前的“问题探讨”大部分设计得很好,但都放在一节课的开头有的就不太合理。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生没有学过呼吸作用,一开始就让学生比较它与燃烧的异同意义不大,如果放在这节课结束时可能更好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5819.html
相关阅读: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