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语文味”四味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者:孔令军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

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百度百科语文味》

“语文味”的观点是深圳著名特级教师程少堂提出来的,看这个定义,是十分有深度的。语文课是生命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度过的一段美丽而又难忘的生命历程,那么,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感受到人生的愉悦。否则,就是没有“语文味”的乏味的课堂。

“语文味”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理解:

一味:情感激发

语文课要注重对学生心灵世界的熏陶感染,情感世界的潜移默化,蒙昧心田的启迪教化、浸润默染。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学科具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要求教师要有感情,有激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打通学生的情感世界,以教材的美质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情感,学生正是在这种情感的自觉之中理解了文本的内涵。情感派名师的代表是于漪、韩军、李卫东等为全国知名的教师,语言一到他们的口里,就仿佛有了别样的活力与魅力,他们朗读课文,就仿佛是作者在朗读课文一样,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美。王崧舟说:“语文课有三种境界——1.人在课中,课在人中;2.人如其课,课如其人;3.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第三种境界强调教师不是在上课,而是在享受上课,课堂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已经不是让人觉得那是在上课,而是在生活,这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当我们沉浸在语文课堂之中时,我们会爱作者所爱,憎作者所憎,与作者一起欢笑,一起流泪。当我们的学生带着某种向往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的人生体验离开课堂,并激发起对生活热爱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便获得了成功。某种程度上讲,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与未知的作者相遇,找到了未知的自己。

二味:语言品味

语文课“千教万教,以读为本”,“千学万学,语言为本”,语言是文本之“根”,是文本的内容之所在,教师要先吃透文本,让文本先感动自己,在课堂上才能感动别人,这如同写作文其实是一个道理,感动不了自己一定感动不了别人。

教师要带领学生神游于教材之中,多角度、多侧面地欣赏品味语言,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个性化阅读、赏析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等,谁抓住了语言,谁就抓住了语文的“根”,抓住了语文的“根”才能生成课堂的高效。

三味:意理阐发

看过《百家讲坛》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想法:人家专家学者讲得就是好。例如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鲍鹏山新说《水浒》,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那么好在哪里?一方面他们具有渊博深厚的知识作为根基,另一方面他们能以通俗的语言解释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意义与道理的阐发,即使是再难以理解的道理,我们再不愿意看的文章一到他们那里,就仿佛变成了非常简单的东西,他们把这些貌似深奥的东西讲解得深入浅出,甚至是妙趣横生,令人叹服,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让我们感慨“大道至简”。

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意趣从哪里来?很大程度上也是教师在对文本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意义与道理的阐释。

四味:幽默点染

高效课堂、生命课堂应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不时有会意的发自心灵的欢笑在课堂上流动,这种欢笑是善意的,让人感到仿佛有和悦的清风在师生的心灵间吹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进行恰到好处的幽默点染,这种点染包括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评价,包括教师对文章重点问题的讲授,幽默是一种艺术,它与麻木的逗乐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哗众取宠,聚众邀宠,更不是看学生的脸色行事,也不时无聊时为了活跃一下课堂的气氛。建议老师们学一学诸如崔永元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幽默艺术。

没有情感激发的语文课堂是没有生命律动与激情的,没有语言品析的语文课堂是苍白无力而又乏味的,没有意理阐发的语文课堂是没有深度缺乏思想的,没有幽默点染的语文课堂是没有灵性缺乏生气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27430.html

相关阅读: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