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于漪: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编者按

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西方强势语言的入侵,粗俗、粗鄙语言的作祟,对考试指挥棒顶礼的膜拜四个方面的影响,加上媒体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动,最终就形成了我们所面对的“乱花已经迷人眼”的教育现状,形成了“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怪现象。于漪老师对这些乱象进行了探源之后,对如何做一名语文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心中有准绳,施教、改革就有方向,而不会“暖风熏得游人醉”,乃至乱了方寸,迷失方向。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一定要适应这个社会的未来需要而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要有历史眼光和批判精神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应对。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寸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的工作是铸造国民素质之魂,所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生涯是双重奏,一重是过好自己的人生,第二重是引领学生过好他们的人生。于漪老师在文末谆谆教导语文教师要意气风发,走好语文教育的路,在系国运、铸民魂的语文教育伟业中做出成绩,做出榜样!

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于漪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在指责中艰难前行的,尽管许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面对这些指责,语文教师有不少无奈和委屈,这源自教学中的两大困惑:其一,当前教育中的花头太多了,课不知道怎么教;其二,整天埋着头以考纲为准绳教课,因此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几乎是隔绝的,不了解。在有些评审——甚至在特级教师面试中,问起当前语文教学状况如何,有的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如此封闭性地从事教学,怎么能够提升我们的语文教育质量,又怎么能够使得我们教师自身得到提升呢?

因此,对语文教学现状作一些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有助于教师廓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认识,走好语文教学之路,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现状:林林总总,目不暇接

当下的语文教学现状,已经不是《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乱花已经迷人眼”。跟其他学科比起来,语文教学的现状恐怕更是林林总总,花繁叶茂,有点让人目不暇接。对这些状况大致分析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

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语文界部分优秀教师、研究人员乃至语文媒体,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关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话语和教学主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不被牵着鼻子而“随人说短长”。

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来自高校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以及一些出版社的主张。

高校专家的理论话语,都有各自的学术背景,并且往往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虽然实践不多但是理论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从事的是语文教学工作,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鲜明的实践性。我们当然要学习语文教学理论,这对于深化认识,提升教学自觉非常重要。但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还是有距离的,因此无论看似多么高深、多么正确的理论话语,都必须接受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并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话语才行。所以我们要用创造性的实践去理解这些理论话语的体系,择其善者为我所用,而不能被其框住,套死。一些出版社作为语文教材、教学著作的出版发行单位,往往会有一些语文类的期刊、报纸等媒体。媒体搞活动的特点就是注重影响力,它为了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提出的主张、运用的语言常比较火爆,吸人眼球。对于这些宣传、做法,要关心、思考,寻求其中的奥妙。

其二,来自第一线教师的设计及各种各样的改革。

比如说黄荣华老师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语文教学实践,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以及最近修改提出的“共生教学”,等等。一线教师进行的这些教学改革是值得提倡的,哪怕不周全,但是只要教师有想法,是想把语言文字的基因种到学生的心里,这些都是合理的。也有教学尝试引起语文教育内部的争鸣与碰撞,当然这其中也会乱象丛生,需要我们思考,需要我们辨析。

其三,行政部门基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实施。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实践中讲得最多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术语,而对语文学科本身的研究却很少,更多的是用强势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处于比较弱势地位的语文学科教学。这种一刀切的强势指导影响很大,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影响尤甚。比如说,通过行政手段的干预,某个阶段所有学校的教学关注点都是教学内容,某个阶段所有学校的教学关注点又都集中在教学过程;再过一个阶段,所有学校又全都在研究作业设计。不少一线教师诉苦,她们几乎成了标准的“操作工”。这种过分强调基于标准的指导,实际上就是把教师标准化。我们常说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但是,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教育行政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一线的语文教学最好能够都是统一的,能够都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但是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大生产方式,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不能这样的。语文教师最最重要的是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也就是教师个体的阅读量、理解力以及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学不是工厂里的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操作,谁都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有些教师讲,自己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无奈,只能偷偷地做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抑制。

(二)西方强势语言的入侵

这些年的情况稍微好些,我们能够理直气壮地讲中国语文是多么重要,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但是有一个阶段,我们讲的全部都是外来的语言和理念。我们当然要开放,难道在21世纪办教育还要闭关锁国吗?但是有一点必须弄清,任何一种教育理论教学原则,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和地域中产生的。那些教育家正是在特定时代中发现当时教育的弊病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杜威“儿童中心”的理论,是基于当时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提出的。当把特定时代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理论视之为普遍的要求,不加辨析地全面推广甚至强制执行,就会带来很大的困惑。

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缺乏哲学思考。其实,所有的教育学者提出的教育思想与一些具体的做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应该有开放的心态,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正如古语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他山之石”是为了“雕琢”我们自己的“玉”,而不是抄袭;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把外国的有些做法拿来,不加辨析,把它无限扩大,说到底还是我们缺乏教育自信。其实,中国基础教育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问题在于我们自身没有很好地认识,深入思考不够。

因此,当我们面对外来理论时,我们应该想想这个理论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教师遇到新理论,要想一想,不能够盲从。而当下,我们会发现有种怪现象:我们教的是中国语文,本来应该最有发言权;但是,语文学科教学和研究中,很多理论和做法却都是源自外国的,比如说进行写作指导和研究时,不少人言必称“外国人怎么讲”,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几乎都以洋为荣,甘愿用我们自己的教学充当外国教育理论的论据。我觉得,我们的教师绝不能甘愿把自己当成弱智听凭别人说长道短,绝不能甘愿做“学徒工”,绝不能甘愿做“思想的矮子”。我们要有学科教学自信,要有哲学眼光,不能对外来的理论全搬照抄。西方的文化背景、文字形态与我们很不一样。比如说欧美国家学生在低年级主要是学习语言,到中学阶段文学的分量就加重了,他们基本上是语言、文学分开,而我们是语言文学综合;就文字形态来讲也不同,西方主要是表音文字,而我们的汉语则是音形义紧密结合的双脑文字。所以,我们对西方教育教学理论要秉持“拿来主义”,要有开放的心态,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

(三)粗俗、粗鄙语言的作祟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量粗俗甚至粗鄙的语言随之出现,这对语文教学冲击很大,它破坏了语言的健康和准确度,而且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语言品质的下降,继而带来的是文品的下降,文品下降带来的是人品的下降。这种连锁反应式的品质下降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而我们还可能不自知,不自觉,不自省。我曾经带领我的基地学员开展过“优雅汉语”的主题教学来研究过这个现象,尝试探索解决方法,但是很难。这些都将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冲击。

(四)最有力量的还是考试指挥棒

对考试指挥棒顶礼膜拜成为教学中比较突出的情况。教学实践中考试操练过多,以考定教,将原本属于基础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拱手让给了考试。以考定教,让学术、学生没有了尊严,而教育价值可怜到只能体现在分数上了,于是各种各类补习班、培训班应运而生,知识沦落到“待价而沽”的境地,这使得教师队伍的集体荣誉受到很大的伤害。

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加上媒体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动,最终就形成了我们所面对的“乱花已经迷人眼”的教育现状,形成了“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怪现象。那么,作为一名当代的语文教师,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正确与错误纠缠在一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有认识,有思考,才能够保证我们在各种乱象中保持头脑清醒。当然,就现象谈现象是弄不清楚的,必须探寻导致出现这些现象的源头。

探源:认真梳理,了解发展脉络

上面所说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有源头的。我们认真梳理,了解语文发展脉络,才可能不被表面的现象蒙蔽和忽悠。认真梳理语文发展脉络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是两条线索:

(一)一条线索是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

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清政府终于批准并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建立起的崭新的学制和独立分设学科的教学体制,后世称之为“癸卯学制”。当时新学堂的学制、课程以至教材,大都从西方先进国家和日本引进,但语言文字独立设科,须由我们自己探索建设。那么该科如何定位?《学务纲要》中载明:“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但取理明词达而止。”又断言:“中小学堂于中文辞,止贵明达。”从中,我们发现它比较注重实用和训练,根据文辞的训练,达到实用的目的。

关于新的学制和独立分设学科的教学体制,中国文学设科,本有众多教育宗师参与其中,如罗振玉、蔡元培、梁启超、钱基博、胡适等。但对百年中小学语文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叶圣陶先生。由于他纵跨新旧两个社会,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材编写与出版,他的语文教育观念便具有权威性,影响至深。

尽管中国现代语文脱胎于传统教育,但就时代背景而言,则更重视当时社会的“现代性诉求”。叶圣陶先生就曾明确地说过:“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他在《国文教学》一书中说得更为直白:“国文教学固然要重视精神训练,但尤其要重视技术训练,即重视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能力的训练。”老先生还有一句话:“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要的。”

语文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语文教育思想的结晶。在清政府将语文独立设科的时候,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下,有学之士认为要强国,就要向西方学习,故而当时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顶礼膜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技术至上的观点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了国文教育。再加上当时先辈们要超越“书同文”的视野,要实现“言文一致”“语同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呼应,意图突破区域性隔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强调语文工具论自有其现实合理性,不足为怪。

1

学生是第一立场。

改革的第一立场是学生,要清楚学生的需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我们都知道,婴儿是要吸吮奶水的,一上来就喂糖醋排骨肯定不行,因为他还未长牙。我们现在有一个毛病——几乎是通病,就是无限制地加深,无限制地拔高,似乎一堂课想把全世界都教进去,这是违背常识的。我们必须清楚,上课最重要的是把学生教会。上课绝对不是教师做演员自我卖弄,适合学生的当前状态是最重要的。

教学有三忌:一忌让学生做听众和旁观者,二忌空讲大道理,三忌让学生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学中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三忌”,在此基础上用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去破解它。

比如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导入语要新奇、有趣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有知识含量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的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处于兴奋状态,可以调用一切积极手段,比如说把其他学科的东西结合进来。我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用化学实验导入,教《核舟记》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画核舟,学生被调动起来,文章也就落实了。

比如问题设计须有坡度,让各层面的学生均有展示机会,有满足感。除了要设计好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主要问题外,教师还要设计一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让语文水平比较薄弱的学生也能回答;而对于优秀的学生,也要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他们的学习充满挑战性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中及时恰当的评价,也能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干劲。

2

解放思想,大胆取舍。

每一个文本都有其核心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将其变成学生的文化积淀。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每一个文本也必然有其教学核心价值,要牢牢把握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根据不同文本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打破“千课一面”的模式。文本的教学处理,既要尊重文本本身,又不能被文本牵着鼻子跑,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千课一面”的模式化教学,只能让学生学而生厌。要驾驭文本,为教学目标服务。课文可以按顺序教,也可以倒过来教,只要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怎么教都是好的。为此,我建议教师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取舍,在驾驭文本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旦决定“有所为”之处,就必须要“为”得扎扎实实,一定要让学生记忆深刻,学有所得。千万不能把课上得糊成一锅粥,什么都教但什么都不突出。

3

引进时代的活水。

我们生活在时代的潮流中,语文课堂就应该要有新东西。比如报刊上的诗歌短文,花三两分钟进行课堂交流,既能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像这样一首小诗:

前天,我放学回家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我放学回家

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

在贫贱忧戚的生活中,一碗油盐饭所寄托的浓浓母爱,和痛失母爱后的泣血哀伤,令人动容。长此以往地不断引进时代的活水,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广度和思维深度,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语言和思想情感的双重积淀,还可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4

反思修正,坚持不懈,形成特色。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改革永远在路上,需要不断地调整,积累正反经验,把它条理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这样就容易形成特色,走好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寸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的工作是铸造国民素质之魂,所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语文教师从事母语教育,应该是冲锋在前,做排头兵,能够做出榜样。教师生涯是双重奏,一重是过好自己的人生,第二重是引领学生过好他们的人生。我老了,朽了,老朽了,教育的希望在年轻同志身上。祝愿广大中青年语文教师要意气风发,走好语文教育的路,在系国运、铸民魂的语文教育伟业中做出成绩,做出榜样!

编者按

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西方强势语言的入侵,粗俗、粗鄙语言的作祟,对考试指挥棒顶礼的膜拜四个方面的影响,加上媒体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动,最终就形成了我们所面对的“乱花已经迷人眼”的教育现状,形成了“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怪现象。于漪老师对这些乱象进行了探源之后,对如何做一名语文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心中有准绳,施教、改革就有方向,而不会“暖风熏得游人醉”,乃至乱了方寸,迷失方向。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一定要适应这个社会的未来需要而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要有历史眼光和批判精神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应对。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寸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的工作是铸造国民素质之魂,所以,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师生涯是双重奏,一重是过好自己的人生,第二重是引领学生过好他们的人生。于漪老师在文末谆谆教导语文教师要意气风发,走好语文教育的路,在系国运、铸民魂的语文教育伟业中做出成绩,做出榜样!

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于漪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在指责中艰难前行的,尽管许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面对这些指责,语文教师有不少无奈和委屈,这源自教学中的两大困惑:其一,当前教育中的花头太多了,课不知道怎么教;其二,整天埋着头以考纲为准绳教课,因此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几乎是隔绝的,不了解。在有些评审——甚至在特级教师面试中,问起当前语文教学状况如何,有的也几乎是一无所知。如此封闭性地从事教学,怎么能够提升我们的语文教育质量,又怎么能够使得我们教师自身得到提升呢?

因此,对语文教学现状作一些系统的深入的思考,有助于教师廓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认识,走好语文教学之路,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现状:林林总总,目不暇接

当下的语文教学现状,已经不是《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是“乱花已经迷人眼”。跟其他学科比起来,语文教学的现状恐怕更是林林总总,花繁叶茂,有点让人目不暇接。对这些状况大致分析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

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语文界部分优秀教师、研究人员乃至语文媒体,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关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话语和教学主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不被牵着鼻子而“随人说短长”。

语文教育内部的风起云涌,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来自高校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以及一些出版社的主张。

高校专家的理论话语,都有各自的学术背景,并且往往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虽然实践不多但是理论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从事的是语文教学工作,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鲜明的实践性。我们当然要学习语文教学理论,这对于深化认识,提升教学自觉非常重要。但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还是有距离的,因此无论看似多么高深、多么正确的理论话语,都必须接受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并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话语才行。所以我们要用创造性的实践去理解这些理论话语的体系,择其善者为我所用,而不能被其框住,套死。一些出版社作为语文教材、教学著作的出版发行单位,往往会有一些语文类的期刊、报纸等媒体。媒体搞活动的特点就是注重影响力,它为了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提出的主张、运用的语言常比较火爆,吸人眼球。对于这些宣传、做法,要关心、思考,寻求其中的奥妙。

其二,来自第一线教师的设计及各种各样的改革。

比如说黄荣华老师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贯通”相融相生的语文教学实践,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以及最近修改提出的“共生教学”,等等。一线教师进行的这些教学改革是值得提倡的,哪怕不周全,但是只要教师有想法,是想把语言文字的基因种到学生的心里,这些都是合理的。也有教学尝试引起语文教育内部的争鸣与碰撞,当然这其中也会乱象丛生,需要我们思考,需要我们辨析。

其三,行政部门基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实施。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实践中讲得最多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术语,而对语文学科本身的研究却很少,更多的是用强势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处于比较弱势地位的语文学科教学。这种一刀切的强势指导影响很大,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影响尤甚。比如说,通过行政手段的干预,某个阶段所有学校的教学关注点都是教学内容,某个阶段所有学校的教学关注点又都集中在教学过程;再过一个阶段,所有学校又全都在研究作业设计。不少一线教师诉苦,她们几乎成了标准的“操作工”。这种过分强调基于标准的指导,实际上就是把教师标准化。我们常说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但是,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教育行政部门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一线的语文教学最好能够都是统一的,能够都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但是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大生产方式,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不能这样的。语文教师最最重要的是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也就是教师个体的阅读量、理解力以及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学不是工厂里的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操作,谁都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有些教师讲,自己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无奈,只能偷偷地做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抑制。

“语言专门化”训练的历史线索从独立设科开始,可说是延续至今。从《国文百八课》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清晰可见,直到90年代的教学大纲,还很明确地提出要严格地进行语文训练。百年语文现代化,就是要求知识点清晰有序,要系统化、科学化、线性化地进行训练,认为这是一条学好语文的科学道路。除了“文革”十年对教育的摧残,这根工具训练的线索从未断过,因而标准化试题入境,不费吹灰之力就在极短时间内对基础教育领域包括语文学科实现了全覆盖。

然而,母语教学是很难做到一切都那么清晰的,其实叶老也一直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因为“工具训练”几十年走下来,情况并不理想,这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当时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就是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责难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文章。这篇文章引发了语文改革的热潮,激发了不少一线教师的自觉改革行动。2000年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才第一次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此之前的语文教学大纲里基本上都是这样表述:“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所以说,“训练”和“实用”这两个关键词一直贯穿百年中小学语文现代发展史,其影响之深远不可估量。

(二)另一条线索是千年语文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癸卯学制”颁行之前,中国语文虽未单独设科,但中国的语文教育有悠久历史,有优良传统,绝不是只有百年历史。追根溯源,还有千年传统,现代语文也是从千年传统脱胎而来。在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出了多少优秀的文人?出了多少世界级的顶尖作品?因此,我们要知晓千年语文传统,要重视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加以发展、创新。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何而来?依我看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千年的积淀,百年的探索,世纪末的大讨论,跨世纪的思考。千年的积淀里有“四个注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需要我们关注。其一是注重读书感悟,其二是注重整体把握,其三是注重熏陶感染,其四是注重积累沉淀。当然值得继承发展的远远不止这些,而这四个关注点,恰恰是碎片化教学所忽略的,这16个字说来容易,要真正落到实处却很难。语文课程开宗明义提出的基本理念,就是尊重传统,继承发展。

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的探索很艰辛,很不容易。比如半个多世纪前叶圣陶先生就作出“语文是工具”的论断,语文是生活的工具,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工具。这一“工具论”的论断对我国语文教育有积极的影响。叶老始终把反对封建科举、反对“八股”精神、反对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作为个人的目标。他的“工具论”正是在反对“八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面向实际、贴近生活的能力,强调要学以致用,在具体操作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而且在每一次提出时都有强烈的针对性,都增加新的内涵,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积极的贡献。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现实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个人的认识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我们执教者的误解偏差,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把语文教育仅仅看作维持物质生活的一种技能,丢失了人的发展,丢失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拓展,这种实用主义立场,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局限性来,因而出现了20世纪末的语文大讨论,许多学者专家针对这一局限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意见。这场大讨论不仅是纵向思考,更有横向视野,讨论者既回顾历史,又把西方的母语教育和语言理论作为比较参照。这次跨世纪的思考是把我们的语文教育放在中国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和世界大环境之中来展开的,其讨论的广泛度和思考的深刻度,超越了之前任何一次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

正是在这次大讨论的基础上才诞生了新的课程标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体现,而不只是局限于过去所说的知识和能力。它既包含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人的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方面的要求。而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把语文素养具体化为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当然最后如何表述还要看修改出版后的文件。

(三)对两条线索的认识

理清语文发展的两条线索后,我们会发现,林林总总的语文现象都可以找到背后的根源。其实,两条线索并非完全对立,水火不相容,二者之间相同相融之处很多,而后一条线索本就是百年现代语文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语文教育又会有那么大的分歧,甚至于乱象丛生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

1

从思想方法看,是二元对立思想作怪。当下有不少人思考问题很容易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不照我做,即非我属类。其实我们应该多元思考。

2

从思想意识看,是唯我独大、唯我独尊的意识作祟。一旦有所主张,则俨然学术权威,再伴随着利益驱动,形成所谓的“圈子”,遂使学术影响力蜕变而成为话语威慑力,容不得“异端”存身了。

3

从专业素养看,是对教育中“人”和“术”的关系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准确的把握。技能当然要教,但是在什么背景下运用,怎么来掌握,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眼光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当我们把各种现象分类、溯源后,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前因后果。理清这些线索,辨析这些现象,是为了我们自己更好地成长,让成长不受干扰。在社会和教育转型过程中,学科的每一步发展都是非常艰难的。我们现在真的是需要大师级的人出现,这样的人,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因为是通才,所以他视野开阔;因为是专才,所以他研究深入。这样的大师能够在纷纭众说中提出正见,在一片迷茫中探寻到正途,引领学科健康发展。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做的这样那样的改革,同样十分可贵,应该受到欢迎,得到支持,即使不周全,仅这种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探索精神也是十分可贵的。

立业: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走好自己的路

文天祥有诗云:“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对语文,对语文教育,我们教师确实要一片忠贞,一片痴情。为了学生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学会学好用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要做“高人”——思想的深刻,要做“情人”——痴情于教育。语文教师的权威是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构建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让孩子受到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熏陶滋养,做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世界文化潮流当中站稳脚跟,从小学会挺起民族的脊梁。

如何做好一名语文教师?我有两点建议。

(一)心中要有准绳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教师要反反复复思考,努力想清楚。这里面我觉得有三点应考虑。

1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的背后是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每一个汉字的故事当中无不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每一个文字都是一个故事,是民族的故事,比如说“孕”字,形象生动。语言文字里有哲学智慧,有伦理道德,有风俗习惯,有审美意识,稍加触摸,就会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优良内容的结晶,实施语文教学,我们实际上是在传递民族精神,是在孩子心中栽种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2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中国古人将语言和人性、天道、事理联系在一起。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是一个文化系统。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上突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同,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中国独有的思维方式。通过母语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人格塑造均能获得提升,这是为做“中国人”打精神底子,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广,乃至终生,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如果只注重物质层面的工具性就很难达成。事实上,当下许多国家的母语教育也不仅仅满足于知识和能力的传授,不只是关注其实用性,而是大多比较重视课程的人文性和课程的现代化。

3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有多种属性,比如工具性、实践性、综合性、科学性、思想性、人文性,等等,可以讲很多。但是,因为我们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从事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所以其基本特征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那么如何来把握这个观点?我想起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语言是什么?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这种工具、外壳、载体非常特殊,是跟人紧密联系的,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符号。因而,在符号的意义上把握其工具属性和工具的特殊性才比较恰当。

第二,语言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西方学者不仅视语言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且称它是文化和社会的产品,是文化建设的一种力量。比如说高铁,它是社会的产品,我们马上就有“高铁”这个名词了。语言在创造文化,文化也在创造语言,二者相互塑造,相互渗透,相互从属,语言是文化创造的力量。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人文属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属性所能概括的。

第三,语言和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不仅仅是对思想的翻译,不仅仅是思想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意识、思维、情感、人格的组成部分。洞悉语言的本质,其基本特征就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可知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育这一统一体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黑格尔的“洋葱说”对我们深刻理解这一问题很有启发意义,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洋葱的皮和肉,对于洋葱来说,皮与肉本来就是合二为一、难以剥离的,如果执着一念硬要剥下去,到最后只能一无所有。

因而,语文学习不仅是外在的“形式学习”,更重要的还有其内在的“心灵成长”,包括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成长。

心中有准绳,施教、改革就有方向,而不会“暖风熏得游人醉”,乃至乱了方寸,迷失方向。

(二)要有历史眼光和批判精神

跨入21世纪的新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工具,而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台。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的时代,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一定要适应这个社会的未来需要而谋求生存和发展,我们要进行基础教育全局性的课程改革,就是出于这一考虑。因此,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责无旁贷,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未来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应对。

1课程理念、课程实施要适应时代要求而发展。

课程改革,实际上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百年探索的完善与发展。朱自清先生曾经谈到他与叶圣陶先生改革语文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当时语文和经史不分的传统,这一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与融合的大背景下,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中国语文教育面临着艰难甚至是痛苦的选择与变革,坚定不移地选择语文教育现代化道路,其中有诸多学界泰斗探索追求,做出了开创性、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的发展,语文教育的现状,都需要对语文教育有新的认识,包括性质、目的、功能、承传、教材、教法、质量、测评等观念与做法。在跨世纪大讨论中,不少学者都对语文教学表达过自己的看法,有学者说:“用一句话来说,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这对孩子们的灵魂塑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夏中义)有学者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杨东平,见王丽编选《语文忧思录》)因此,语文教育一定要改。

种种弊端告诉我们,语言文字是“体”,人文内涵是“魂”,二者要融为一体,“魂”要附“体”,“体”中要有“魂”。硬要剥离开来,语言文字就变成僵死的符号,“魂”就无处安身。只是“训练”与“实用”,远不能适应培养语文素养的要求。

至于脱离语言文字,空讲内容,无限拓展、延伸,不是对人文的误解,就是故作高深,哪还是什么语文课!

“发展是硬道理”,刻舟求剑的思维总是不行的,有些乱象因此而生。强调要回到过去,难以自圆其说。

2教师要有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中最高级也是最核心的能力。批判并不是否定,而是进行科学的分析,在原有基础上把好的发扬光大,而把不足的加以弥补,把缺点加以克服,把错误的加以扬弃。当教师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照单全收。今天吹东风便说东风好,明天吹西风又说西风好,这是不行的。教师一定要勤于思考,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就是有个正确的传承观。传承不是照单全收,而是首先要弄清楚继承什么,扬弃什么。

语文教学现在面对着三个传统:一个是千年“大传统”,从李斯的小篆改革开始;一个是百年语文的“中传统”,从“癸卯学制”语文独立设科开始;一个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小传统”。三个传统中都有优质的资源,也有不少糟粕。比如,“大传统”中有许多符合语文学科专业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优质教育资源,但“三百千”“弟子规”“二十四孝”能照单全收吗?再比如,“中传统”在坚守语言文字学习上功不可没,其弊病在于重“术”轻“人”,价值取向和质量观难说毫无瑕疵。再比如,“小传统”中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经验自然不少,但表演、作秀者也不乏其人。有些课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无视学生理解接受的可能性,只是为了显示教师的功底和能耐,等而下之者,目的就是为了制造爆炸新闻,获得“博眼球”的效果,这不仅让学生学无所得,而且还歪曲、践踏了经典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经典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上课不能任性,不可随意。

“权威”并非全都是无可非议的,关键在尊重事实,尊重真理。教师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要勇于说“不”,同时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思考,深入学习。不盲从,就会有自我的独特认识,故而我们要独立思考,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而不是照单全收。

3选点突破,自主创新。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框架下,我们需要清楚自己教学中的瓶颈,选准课改的突破点来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03492.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