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食品营养标签:健康“小”管家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从1月1日起,我国首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此后生产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添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

虽然营养标签“国标”实施已经两年,但是,据媒体报道,仍有不少企业“重质量轻标签”,未标注营养成分或标注错误,甚至为此付出了“学费”。同时,不少消费者却依旧“雾里看花”,甚少关注预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标签”。

◎你会关注“营养标签”吗?

营养标签和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捆绑”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

1月1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此后生产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在包装上添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

《通则》的实施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被视为“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

其实早在2004年,卫生部网站就第一次公布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并征求社会意见。2007年12月,卫生部发布《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标示内容为推荐性。《通则》颁布之后,营养标签的要求有了“国家标准”,标示内容也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

然而,一份“中国公众营养素养网络调查”却显示,网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了解依然非常少。

这份调查有近4万名网民参与,他们中仅有24.5%的人能理解NRV(“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除了26.2%的人表示每次都会关注营养标签之外,有20.9%的调查对象从不关注,而有52.9%的受访者只是偶尔关注食品营养标签。

而记者在超市等地采访中发现,很多人确实对于“营养标签”的概念模糊不清,一知半解。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一般比较在意的是生产日期,从未通过“营养标签”来选择食品;而一位女性消费者告诉记者,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自己会看一下“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标识,但对其他的标识并没有特别注意。

实际上,营养标签的“强制”出现,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健康”。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东表示,营养标签的目的,就是“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的饮食”,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厂家生产创新的、真正的健康产品”。

◎“小”标签里的“大”营养

营养标签的“登场”与我国慢性疾病的防控紧密相关。

2004年,中国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发布了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全中国有2亿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6000万人肥胖、4000万人血糖异常。营养过剩及膳食不平衡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已经悄然成为影响中国人身体健康的最关键因素。

由此,《通则》制定了“1+4”的核心营养素标示原则。所谓“1+4”是指一种能量和四种营养成分,其中四种营养成分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能量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在我国是最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营养素。如若缺乏,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如若过量,则会导致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因此,《通则》规定,在食品预包装上,必须在标签上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对于消费者而言,营养标签是获取食品营养信息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通过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知道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进行合理搭配。

只要评估吃进去的食物是多少量,就可以计算出吃进去了多少能量和营养素。有专家表示,标示的顺序和含量表达方式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了使消费者更加容易读懂营养标签。

如今,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以前的“吃得饱”,转向了“吃得好”,如何“吃得健康”也渐渐进入了许多人的视野。李东表示,要吃得“营养”,就应该防止病从口入,选择个体化的营养食品。

◎仍须与国际接轨

美国是国际上食品营养标签法规最完备的国家。美国的食品营养标签法包括营养标示、营养素含量声称、健康声称三大方面。营养标示包括14项强制标示内容和22项自愿标示内容;营养素含量声称、健康声称具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大修”食品营养标签,拟修订内容包含标注食品中人工添加糖含量和标注包装食品的分量等。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确定了餐厅菜单标签规定,所有售卖点达到20处以上的连锁快餐厅和快餐售卖商贩限期1年内都必须标注所售快餐食品的营养成分信息,包括总能量、总脂肪、脂肪热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胆固醇、钠、碳水化合物、纤维、糖以及蛋白质,以帮助消费者在外就餐时作出正确选择。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大都采用“1+X”的原则来规定营养标签。比如,加拿大强制要求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热量和13种重要成分的含量。

相比之下,我国“营养标签”仍处在起步阶段。李东总结,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食品营养标签问题主要存在标注单位、有效数字、营养素排序、标示内容缺项,声称不规范等问题。

同时,我国目前的食品营养标签还只涵盖了预包装食品,我们在家里制作的食品、在饭店就餐的食品以及现场制售的食品并没有涵盖。据悉,《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将于7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的最终目的是身体的健康,而健康的基石则是营养。对于中国广大的消费者而言,小小的“营养标签”还应有“大作为”,也只有当“营养标签”真正地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它才能真正地为每个人的营养健康“保驾护航”。

小贴士

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表: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

营养声称: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营养声称包括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比如低糖、低能量,不含胆固醇等。

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延伸阅读

健康中国在行动

2006年颁布的《“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将营养工作纳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同年颁布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注重营养,以营养科学为指导,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营养健康的要求。

2008年,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疾病预防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好健康促进工作。

2009年卫生部制定“健康中国2020”战略,将预防与干预作为重中之重。

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对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等。

2009年12月9日,中国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2010年11月23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营养改善工作,适应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特别是为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发挥营养工作对急、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作用,卫生部在京成立了“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03333.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