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始祖鸟化石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英国《野生动物杂志》的一个评委小组评选出有史以来动物学研究的十项最伟大发现,包括发现微观生命、光合作用、过渡期物种、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以及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生命在内的动物学发现纷纷榜上有名。
公元前4世纪中期,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将目光转向身边的野生动物,并将数百种物种的行为和特性记录在9部著作中,这些著作就是大名鼎鼎的《动物志》。这部著作因其包罗的动物种类之多以及在动物学研究上表现出的雄心壮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部13万字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例如通过基本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特征,通过栖息地和移动方式以及通过觅食习惯和食物种类。人类也在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之列,字里行间中,他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特性进行了比较。
亚里士多德经观察发现,大象并不是站着睡觉的,但的确在偏僻的地方交配。鱼类能够听到声音是一个迷,因为它们并没有长耳朵。在人类身上,秃顶是性冲动的一种结果,因为没有男孩、女人或者阉人像身体完整的成年男子一样脱发。虽然也有事实依据,但亚里士多德得出的很多推论和观点都是错误的,然而在2000年前,又有谁能够正确了解大自然的动物呢?
《动物志》可以被视为动物学研究的一个起点,至少从系统性研究角度来说,它是动物学的一个起点。通过解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系列疑问,科学家得以在了解动物王国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从蚂蚁种群的集体行为到难以理解的蜜蜂舞蹈,再从鲸鱼的大迁徙到一种物种与另一种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奇妙的动物世界。
哪些发现才堪称动物学研究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英国广播公司《野生动物杂志》用“十大动物学发现排行榜”这种方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十大动物学发现或者说动物学研究十大突破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评出的,现在已经对外公布。具体榜单如下:
1.发现过渡期物种
《野生动物杂志》的评委认为,动物学研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当属发现始祖鸟化石。这种动物身上既有古代爬行动物的特征,又有与现代鸟类相同的特征。始祖鸟是一种过渡期物种,经常被错误地称之为“缺失的一环”。它们大约生活在1.5亿年前左右,长有翅膀、羽毛、爪子、牙齿和长长的有骨尾巴。在提高公众有关进化论的认识方面,始祖鸟起到的作用超过其他任何发现。
2.发现微观生命
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制造了一些当时最为先进的显微镜,并利用它们发现了微生物。他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疾病成因和改进卫生条件。
3.发现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和氧,进而支持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的生存。我们很难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只归功于一名研究人员,其中一些有关光合作用的关键性发现是荷兰人加恩?伊根霍兹(Jan Ingenhousz)1779年得出的,正是他发现了阳光在驱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4.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生命
在海床裂缝中喷涌出的被地热加热的海水周围,研究人员发现了海洋生物。一直以来,科学家便认为阳光是维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热液喷口周围发现生命推翻了这一观点。
5.渡渡鸟之死
渡渡鸟的灭绝被誉为人类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例子。17世纪晚期或者18世纪初,这个不会飞的鸟类家族最后一批成员灭绝。
6.孟德尔式遗传
格雷戈?孟德尔是19世纪的一名修道士,凭借惊人的耐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最终发现特征会从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为了进行研究,孟德尔栽种了数千株豌豆,观察它们继承的特征。他发现新一代豌豆会继承父母的一些特征,有些是隐性的,有些则是显性的,就此奠定了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7.发现鸟类迁徙路线
借助于现代标记技术,研究人员能够详细了解鸟类随季节变化而进行的迁徙,并洞察它们的迁徙路线。几千年来,鸟类的行踪一直包裹着层层谜团。对于鸟类的行踪,人们曾提出一系列怪异的推测,例如在池塘底部冬眠,飞上月球,又或者并没有离开而是变异成新物种。
8.发现巨型鱿鱼如何捕猎
巨型鱿鱼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但由于它们生活在我们人类难以进入的深海区域,我们对野生巨型鱿鱼的了解知之甚少。2004年,日本科学家?寺恒己和森恭一将一台携带诱饵的摄像机下降至海下900米,拍摄了50段有关这种动物的影像。根据这些影像,巨型鱿鱼在捕食时会伸出触须并卷住猎物。
9.发现珊瑚虫与藻类共生现象
我们所说的珊瑚就是指珊瑚虫的硬壳。如果不是与被称之为“动物黄藻”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形成共生关系,这些海洋动物便无法生存下来。动物黄藻栖息在珊瑚虫体内,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产品”换回一个安全的港湾。
10.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
1960年,简?古多尔发现生活在坦桑尼亚冈贝河国家公园的黑猩猩会摘掉嫩枝上的叶子,而后将嫩枝插进白蚁巢穴,像钓鱼一样将这些猎物钓出来。一些人类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懂得制造工具并将人类称之为“唯一的工具制造者”。古多尔的发现无疑向这一观点发出挑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99424.html
相关阅读: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