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从教的角度说,教师应该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生过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的前提。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和欲望,增强学生参与的激情,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学内容的情景,从而积极主动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例如: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利用学生想知道我的年龄的好奇心,设计出这样一道题:“我的年龄是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我的年龄中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新数比原数大54,问我的年龄是多大?”这一设计,问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听说算出这道题就能知道我的年龄,马上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这样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巧妙设计活动,引导思维参与数学课堂
数学教师应重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手、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并用,尽可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同时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例如: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
经过反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学生也就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又如:在讲相交线、对顶角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首先第一步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硬纸片制作一个角;接着第二步让学生把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AOB(如上图所示);然后第三步让学生再把硬纸片绕着点O旋转180°,并画出∠A′OB′;最后一步问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如下的某些结论:OA与OA′,OB与OB′是一条直线;∠AOB与∠A′OB′是对顶角;∠AOB与∠A′OB′的大小相等;∠BOA′与∠B′OA也是对顶角,也相等;∠AOB与∠A′OB互补;……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因此将数学以过程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愿望。
三、数学教师应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而民主的课堂气氛则是参与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并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讨论、商量,甚至是争论,对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进而赏识其言行,培养其信心,发挥其才智。要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让学生始终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学习。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我先放手让学生去做,然后再让他们说答案。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一种是30°,一种是150°,一种是30°或150°”.究竟哪一种答案正确?学生们各持己见,这时我就让这三种答案的学生代表上讲台对自己的正确性进行讲解,最后学生都同意第三种答案正确。这样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他们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数学教师应创设成功情景,实施激励评价,以增强学生参与的质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兴奋地情绪、热情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望都会转化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使主体参与不断深化的保障,因为成功既是主体参与的结果,更是主体参与的起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成功情景,实施激励评价是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回答一个数学问题、做一道数学题,让他们在自己的引导、激励下,总结出有关概念、定理、公式等,试图当一回小小的“数学家”。因此数学教师要利用积极的评价机制,抓住学生每一次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和赞扬,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质量。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陈小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93636.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