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习惯的奴隶,所以我们能做的最聪明的事情就是好好利用这种趋向。每天都要留出练习、叙述和复习的时间。有一种趋势很明显,就是你每?天短时间的学习(间隔学习)要比你长时间内填鸭式的学习效果好得多。如果完成一个3小时的任务,你要问自己:“我要如何花费最少的功夫,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我的脑子来完成这项任务?”把这项任务分成45分钟的学习阶段,用4夭多的时间完成它,这样你的大脑就可以有个“休息期”,而大脑就需要用这个“休息期”来巩固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当然使用这个方法首先要求你要有很强的自制力,但是一旦建立起你自己的日常常规,那么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而且这种学习过程也是在无意识地进行。
你越能熟练地掌握新内容并且形象地描述它(积极的学习),你就越能很好地理解材料。在笔记上写出你的思路,与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就某一论题进行辩论,或者做做试验,或者根据学习内容编出一个小故事,或者用肢体语言或手势来形象地描述这些内容。你还可以找到一个学习伙伴,每周都可以在一起复习功课。在图书馆里浏览一下有多少关于这门学科的参考书。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熟练地掌握新内容。就好像你走进了一个知识的“玩具店”,你都要自己亲自看看。或者就像我们观察一个初学走路的小孩子,他在早餐时间会端着一碗粥到处走,做任何可以想象出来的事情,但就是不喝它。当一个小婴儿头上的牛奶碗打翻之后,冷牛奶从孩子的脸上流淌下来的时候,我们肯定这个婴孩一定会记住牛奶的味道和特质。
脑细胞与新内容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重复这个过程得以加强。为了保证这种强大的联系,新内容应该在学完之后的10分钟内复习一遍,48小时内再重复一遍,如果可能的话,7天之后再把它重复出来。如果你不复习那些学过的内容,也许你会在一个不当的时间惊奇地发现,突然间你把它们全部都忘记了,尽管你清楚地记得你学习过那些内容。复习新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和其他同学或者其他小组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重新读读笔记,或者重读每一页的开始段落和结尾段落。设计一个纵横字谜也是另外一种很有意思很有创造性的复习方法。其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可以看一个有关这个学科的录像,或者利用新概念新内容编一曲说唱乐,或者设计一些抽认卡等。
尽可能使用一些“有难度的版本”或者外部的记忆工具,复制你的记忆。尤其是在你压力很大的时期,当你一度要反复修改很多杂乱的事情的时候,养成随身携带一个日程表或者个人记事本的习惯,并且要非常狂热的喜欢在上面记录一些内容。设计一个软件(如果你使用计算机),一个整理好的资料系统,里面包括你每天的目标,有的时候一些事情也可以引发你的记忆。没有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最好最完美的。我们承受的压力越大,信息就越可能没有获得编码记忆而被流失掉。制作你个人的记忆系统复件,就像制作一个计算机的记忆系统复件,可以帮助你记忆或者搞清楚一些问题。
研究表明,在逻辑测试和解决问题的测试中,那些虽然睡眠充足但是很少做梦的学生与睡眠充足且经常做梦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测试结果很糟糕。这表明不止是睡眠对于记忆过程很重要,做梦对干记忆过程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如果你白天学习的内容越多,那么你晚上做梦的时间很可能就越多。做梦状态和REM(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用去了整个睡眠多于25%的时间,这对于我们保持记忆力是至关重要的。刚刚入睡时,REM用去了我们睡眠时间的一小部分。快到凌晨的时候,我们大部分的睡眠时间都是在做梦。这表明睡眠过程的最后几个小时对于学习的巩固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的工作或是学校要求你不得不每天五点钟起床的话,那么这对你的记忆力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脑的结构决定它不能永不停息地学习,它需要休息。U干大脑机械理论,大脑左右半球之间每隔90分钟左右就要交替消耗能最。这种身体节奏或头脑节奏被称作昼夜周期(一个昼夜不停连续运转的周期)。在这种周期的作用下,当左脑处于功能运行高效期时,更多的与左脑有关的任务(如连续学习、理解语言、计算和判断)就会很容易进行。同样,当右脑处在功能运行高效期时,更多的与右脑相关的任务(如富有想象力的学习、空间记忆、辨认面容、想象影像和重新构建歌曲)也会很容易进行。学习过程需要伴有间歇来处理材料内容。在这段时期里,大脑分析学习内容,并且把它们传送给内部大脑组织,这个过程对于记忆的连通性和恢复记忆也是必要的。
你认为进行完10千米的长跑后难道不需要休息吗?由于学习是一个生物过程,它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建立新的突触间隙连接,增强原有结构的运转效力?睡眠对于大脑保持最佳运行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90分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45分钟,然后休息15分钟。如果你非常了解你自己大脑的昼夜运作节奏,你就能够在大脑功能运行能量最旺盛的时期最佳地完成你的学习任务,而当大脑处干低效率运行期时,就可以休息放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92072.html
相关阅读: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
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