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摘要]探究性的学习不应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它更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时时注意探究教材精髓,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千方百计激发进行探究的愿望。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愿望,学生

  教学中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通过揭短来设置情境,引动探究

  对于学生来说在掌握新概念方面比较困难,虽能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理解一些简单的概念属性,并能分清主次特征,但对较抽象的概念理解还是比较困难。学生缺乏经验的支持,理解就可能出现错误,如果运用已学知识的揭短,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理解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正数与负数教学中:第一幅图:甲、乙、丙三人准备出发去打猎;为了统计人数引入自然数。第二幅图:空手而归;由此引入零。第三幅:又一日捕获一动物;为分配猎物而引入分数。第四幅:各自回家,其中甲向右行500米,乙、丙向左行300米。提出问题如何表示甲与乙、丙的路程?学生自由发言。发现用500米、300米不能正确反映情况,说明用以前所学的数已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引入新的数:正、负数。用“+、-”表示相反的方向,从而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正、负数引入的必要性。

  在中学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许多新概念在教学发展史上往往需要上百年才逐渐形成与完善,在课堂上都可通过提示原有知识结构的不足,科学地模拟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产生对原有结构进行重新建构的愿望,使主动学习成为必然。

  二、结合实际来设置情境,引动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丁肇中说:“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以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可见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当今社会学生生活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的年龄使学生对许多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能结合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必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学校准备装修课桌椅期间,所任教两个班的讲台存在残缺现象,甚至很影响每个教师的上课情绪,恰巧正在上《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因而出示了如下问题:现要请木工师傅做讲台桌面,要求长比宽多50厘米,面积为600平方厘米,第一问:应求哪些量?第二问:怎么求呢?这样同学们都开始积极投入思考解决问题之中了。

  三、精心设问来设置情境,引动探究

  探究性的学习不应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它更应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时时注意探究教材精髓,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千方百计激发进行探究的愿望。例如:一个两位数除以它的反序数所得的商等于余数,求这个两位数,设问是两位数,可删除哪些数?答:1至9;再问除以反序数有商,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从而排除一大批。最后问:所得商等于余数,说明什么问题?答:又可以通过列举排除最后一批,从而得到最后结果为52,经过这么一番探究,同学们成功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此例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四、运用生活现象设置情境,引动探究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逻辑性又使学生缩手缩脚。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却步。如此种种,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要想使学生主动进入探究性学习,就应该降低数学的门槛,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多加观察,从实际生活中研究数学问题。

  例如:(1)一支完整的粉笔不小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不断裂的可能性多大?(2)当你去买福利彩票时,期望能中奖,那么中奖可能性有多大?(3)规模空前的三峡工程的设计必然要考虑到防震,那么就要研究三峡地区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多大?让学生了解在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经常要考虑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那么如何把“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呢?以2为例,若以一万张福利彩票为一组,只有一个大奖,中大奖的可能就是11000,这就成为了一个数学问题。

  五、用幽默话语设置情境,引动探究

  数学教学需不需要幽默,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数学应当是严肃的事,不可添枝加叶,其实未必如此,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的余地,有助于形成愉快学习心境。我们教研组有位教师徒手画图功夫很深,很多学生羡慕效仿。但由于训练不够,作业本上图画得一团糟。教师深感有必要纠正,于是采用幽默方式,他有一次故意徒手将圆画成扁圆,引起学生大哗,他急忙用圆规纠正,并灰谐地说:“秀才也有走笔之错,作图差误,贻笑大方,危害极大,画图写字非一日之功,准确第一,切记,切记!”同学笑后思之,认真改正了马虎作图的坏习惯。

  六、纠错辨析激发兴趣,引动探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错,如果把几种典型的错误集中于一题中,编成改错题,不但激发学生找错兴趣,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在学习《分式方程解法举例一》时,在引入部分采用改错题:2x-1x-3-1=0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3,得出2x-1-x-3=0,解这个方程得:x=4,请学生思考有几处错误,学生热情投入之中,效果比直接给题由学生板演更好,更节省时间。

  七、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引动探究

  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学生于快乐之中掌握知识。”如何让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初中数学游戏化、竞赛化,以此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进行因式分解,有下列一组练习题:(1)14-25b?2(2)-9x?24+16y?281(3)9a?4-(b-c)?2(4)ax?2-19ab?2为使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顺利通过模型建构因式分解难点,我采取把他们选出来当侦察兵,侦察题中的式子相当于原式中的a、b,谁是暗藏的“敌人”,看谁侦破的多。这样教学对突破难点极为有效,学生反映对“换元”思想掌握更深了。习题中通过看谁快,看谁三连冠等活动,使得人人争先恐后,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和速度。

  八、合作讨论激发兴趣,引动探究

  由于教与学本身是一对矛盾的载体,教师要重视依靠师生之间的合作,平等交流和情感交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来完成矛盾的统一。特别要注意克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课堂上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敢问敢讲,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气氛。

  例如:解方程:x?2-X+x?2-x+2大部分同学用“换元法”来解。有一位学生却产生一个奇特的想法,原方程可化为:x?2-x+2+x?2-x+2=4+4,根据对应即得:x?2-x+2=4,解得x=2或-1。经检验x=2或-1是原方程的解。学生们都赞叹此解法“妙”。教师则紧紧抓住这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充分激发学生成就感,并逐步在今后练习中会形成“发散性思维”,从而具有初步探究态度。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宋钦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91841.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