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春琴
所谓指答,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指名学生回答的行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要经历候答、指答、理答(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明确、有效的评价)这一过程。在指答期间要求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指答方法,掌握技巧,讲究指答艺术。
通常,指答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依照学生的座位顺序指答
为了全面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可依照学生的座位顺序——横排或纵列,依次提问学生,俗称“开火车”。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以便教师掌握了学生对某个问题理解掌握的程度和深度后,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整或补救。比如在上文言文课时,让学生翻译字词,就可以采用此法。
在运用按照座位顺序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重复使用,“遍地开花”。这一点,有些老师在评课过程中也提出要求,指答要照顾全班学生,不可只让“眼皮子底下”的学生回答。
(二)直接呼喊学生的学号指答
这是最简洁方便的方式,在教师还不能完全叫出学生的名字时,可以直接呼喊学生的学号来指答学生。呼喊学号比较随意灵活,又节省时间和口舌,还比较公平地给予学生答题的机会,尤其可以避免带有生僻字姓名的学生的名字。但应注意的是一定要记住学生的名字,因为数字和学生不能等同,课外要直呼其名,否则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会随时间而加大,甚至产生其他副作用。
(三)依据性别、嗓音、体形特点等指答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比如要指明学生朗读、板书、课本剧表演等,就要据此来指答。例如在上孙犁的《芦花荡》,就可以让两个女生来朗读大菱和二菱,其中二菱的朗读者可以选择声音甜美、清脆些的,让这两姐妹显示出年龄上的区别;而老头子的朗读者可选择男生中声音粗犷、沉稳些的,读出那种“过于自信”的六十来岁的老英雄气概。依据男生女生交替回答,可激发男女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不同的嗓音朗读更容易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不同的体形在表演时也更容易带给学生视觉冲击力,比如在上《背影》一文时,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动作就可以让体形稍胖的男生来示范。
(四)有针对性地指答
针对情况相近或相似的一些问题,如果涉及的内容与某些或某个学生有关联,或者有相似的地方,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这些学生,以便唤起他们对相关事情的回忆,引起他们的共鸣。如在教《散步》一课,就可以先让学生中有散步生活体验的学生优先回答,这样必然会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五)依据教学内容最优化原则点名指答
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后直接点名让学生回答。这是教师在熟悉本环节教学情况和指答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依据教学最优化提问艺术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来指名。但要注意,切不可凭个人感情好恶,偏向某些学生,或拿指名回答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让课堂滞后,反而显现不出学生真正的掌握程度。
(六)小组或学生推选学生回答
有时候教师发问后,学生无动于衷,或者答者寥寥。面对这种情况,可先随意指答一名学生,若该生答不出,或答不全,可以让该生推选其他学生帮忙回答。把指答权交给学生,解除教师被迫陷入再次指答的尴尬,也激发了学生之间互助互补互竞的意识。
语文课堂中,也经常会设置讨论环节,有些问题可以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推选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这种由学生来指答的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畅所欲言,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归纳整理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因为一位学生的回答背后,其实是众多学生的结晶。
此外,常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到一个陌生的班级上课,比如要求朗读时,不太清楚学情,就可以明确要求:“请大家推选全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朗读。”这样可避免教师提问无人响应或不敢表现的尴尬。
(七)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提高性地指答
按“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去提问学生,这样才能启发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思考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譬如,我们可以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也可以请朗读水平相对低些的学生,并在朗读后予以指导,既指导了该生,又提醒了其余学生。我们可以指答那些差不多能答出来,却又有可能答不全,或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信心不太足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更有价值。
以上的各种指答方法,并不是分割开来的,许多课文可以综合运用以上的多种方法,教师要视情况而定,灵活运用之。巧妙的课堂指答艺术,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真正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净化心灵。
慎重地指答,是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一部分,切不可把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点缀或是对学生的惩罚手段,指答学生回答也不应只求表面上轰轰烈烈,而不讲求实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特点和问题的难易灵活运用,这样的指答艺术不仅适合语文课堂,相信对其他学科其他阶段的教学也有裨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86216.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