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学数学中学会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培训能力的必然途径,也是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乐趣的基本策略。因此组织有效的练习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组织有效的练习即对练习的内容、形式、数量等进行周密的考虑,使练习真正起到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组织有效的练习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
一、突出重点??练习要有针对性
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设计的练习必须紧扣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要练在点子上。那种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往往是无益的。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有针对性,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练习,要集中地、强有力地、有效地体现练习的意图。其次,在巩固时,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根据作业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习题的设计,启发学生自己进一步理解法则,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薄弱的知识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思维??练习要有思考性
教师要从练习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使学生通过训练,在受到启迪形成思路的同时,思维能得到发展。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掌握知识。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并非一种独立的特殊能力,它是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基础上以发散思维能力为核心、集中思维能力为支柱的诸能力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采用如下途径:例如:一法多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异中求同,同中求变,即通过问题的转化、变更和改造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思维的灵活性。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作适当的变形,一题多变、异中求同,同中求变,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可以深入挖掘它的丰富内涵,从而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
三、循序渐进??练习要有层次性
练习的内容应考虑到知识的前后联系,练习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做到练有层次,练有梯度。
1.基本练习,也就是模仿性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一些简单的、与基本概念雷同的题目。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所学内容,还存在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再现,促使知识内化,解决学生一个“懂”字。
2.发展性练习,也就是变式练习。一般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探求知识的实质或突破教材的难点,促使学生把知识同化后纳入知识结构并转化为技能。
3.综合性练习,也就是深化、提高性练习。一般要求学生尽量会做,但不强求人人都会。主要练习一些新旧知识结合,或巧用新知识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这种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境界,解决学生一个“活”字。练习有层次性,可以避免把学生“一棍子打死”,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学习信心,并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愿学、想学的兴趣,消除厌学、厌练的情绪,从心理上消除负担。让成绩中下的学生也能在数学课堂中完成一些问题。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更多地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成功,鼓舞信心。
四、激发兴趣??练习形式注意多样性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我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时,利用打扑克牌讲解那些牌的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同学们兴趣盎然,完全没有疲劳的感觉,有的同学回家后,对着扑克牌研究了两三个小时,学生们乐在其中。可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课堂练习中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练习中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彩票中的数学”、“哥尼斯堡七桥”、“棋盘上的谷粒”、“四色问题”、“抽屉原理与电脑算命”等都成了学生们熟悉的数学故事。把做人的道理、做学问的道理寓于生动的数学故事情节之中,减少了枯燥的说教,学生们在拓广知识面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启迪,品质得到了矫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81747.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