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善丽
学习古典诗词不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典诗词教学策略不能程式化,但一些基本的共性的东西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笔者不揣浅陋,列举一二。
一、兴趣激发
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读背悟的单一方法,而采用背一背、画一画、演一演、仿一仿、写一写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如画一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静谧,演一演《小儿垂钓》,唱一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山水诗很多,何不带领学生沿一定线路“游览”一下寒山寺、庐山、天门山等著名景点;写月光的诗人有那么多,李白、苏轼等笔下的月各有什么不同;同是借物喻人,《石灰吟》和《墨梅》有哪些异同,等等。这些做法,都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过程寻踪
诗词阅读教学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读”“解”“品”“悟”几个字。一是要读诗韵。包括读出诗词的节奏、韵律等,读出了韵味,就读出了诗词特有的且吟且唱的风味。二是要明诗意。如李商隐《无题》里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只是直白地按字面意思翻译或者将它和时下流行的所谓“奉献精神”混为一谈,那就有违诗人吟诵坚贞爱情的本意了。而如果能够用具有诗意的语言这样来理解:“我对你的思念,就算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依旧绵绵不绝;相思的泪水流淌在每一个苦苦思念的夜晚。”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就传达出来了。三是要品诗味。翁卷的《乡村四月》这首诗,首句“绿遍山原白满川”中,一个“遍”字,突出了漫山遍野、无穷无尽的耀眼的绿色;而一个“满”字,让我们看到了在绿色的原野上纵横交错、满溢春水的河渠,一片辽远而明丽的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四是要悟诗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忧国之情是需要联系背景认真体会的。
三、情感解码
在诗词阅读中把握诗人的情感是较难的,我们可以遵从古人说的“披文以入情”。但“披文”从哪里入手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这几个关键点:一是看作者,作者的经历常常显现或隐藏在诗词中。同是写愁,李白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抱负难酬的愤懑,杜甫有“感时花溅泪”的忧国伤时的悲痛,一生在顺境中的晏殊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闲愁了。另一方面,文学评论家们早就把著名诗人词人的风格进行了归类,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可以对号入座。苏轼的“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气吞万里如虎”称得上是雄浑豪放;王维的“明月松间照”、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清新淡雅;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纯正的质朴自然;岑参的“雪上空留马行处”、范仲淹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诗词是多么慷慨悲凉。当然,也有些诗人的经历复杂,表现在诗词中的情感也不单一。陆游写《游山西村》,是因为一年前他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可张浚遭遇兵败,陆游也背负了“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有苦闷和激愤,但他并不心灰意冷,对于国家的热爱,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创作里,所以才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佳句。二是抓关键,从内容中悟情感。写家乡的常是思乡怀人之情,写长亭送别定是依依不舍之情,写建功立业定是满腔爱国之情,寄情山水流露的是热爱自然或隐者的淡然情怀,等等。三是品诗句,从意象中感受诗人情怀。仰头见月的经常是思乡,出现杨柳的往往是离愁,不尽流水可能意味着绵绵情思,鸿雁飞过一般是羁旅者在伤感。此外,那些“诗眼”“词眼”也是体会诗人情感的关键。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若去了这几个字,不光所写的景色平淡无奇,诗人们的喜悦、喜爱之情也不会表达得那么充分。陶潜“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看似平淡,实则非常达意,南山的美景无意识地、自然地就映入眼帘,与全诗淡然的意境相符,与诗人闲适的心情相称。这些就是炼字的奇效。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意识的增强,古典诗词会越来越受重视,我们的诗词阅读教学也应在传统读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把古典诗词这一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78360.html
相关阅读: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