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Coxeter教授曾寄给他三页纸,对他的作品作出数学解释,遗憾的是,他对教授的解释,一个字也不懂。】
荷兰艺术家M. C. 埃舍尔(1898?1972)的影响力是无可争辩的。7月颁发的台湾第八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获奖作品中,包括译著《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该书原作者和译者田松教授固然功不可没,但是埃舍尔的艺术作品的持久魅力也许才是该书获奖的更重要原因。1971年有一部描述埃舍尔艺术作品的时长20分钟的短纪录片问世,题为Adventures in Perception(《视知觉世界的探索》),9月,此纪录片在网上火爆起来,使公众再度关注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埃舍尔不喜欢通俗文化,避之唯恐不及。比如,1969年,滚石乐队请埃舍尔为其音乐专辑设计一个封面,他断然拒绝。但是,若科学家赏识其作品,他就十分开心。事实上,最先欣赏并购买其作品的也往往是数学家和艺术家。比如,著名英国数学家H. S. M. Coxeter有一次想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埃舍尔的一幅画,征求其同意,埃舍尔喜出望外。以此事为契机,埃舍尔又创作了一系列以“无穷或无限”为主题的新作品。埃舍尔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Coxeter教授曾寄给他三页纸,对他的作品作出数学解释,遗憾的是,他对教授的解释,一个字也不懂。
美国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2015年10月起举办名为The Worlds of M. C. Escher: Nature, Science, and Imagination(埃舍尔的世界:自然、科学与想象)的展览,展出了埃舍尔的130幅作品。该馆馆长David Steen说,埃舍尔似乎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本能地可以理解数学概念。有一回,一位数学家告诉埃舍尔,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莫比乌斯,他和另一位德国数学家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后称为“莫比乌斯带”),具有魔术般的性质。笔者上幼儿园时,老师曾将一个莫比乌斯带沿着中线剪开,结果,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分开的环,而是两个套嵌在一起的8字环,使我们小朋友惊奇不已。埃舍尔后来对儿子说,他觉得自己心里就有一个莫比乌斯带,等着往外跑呢。后来他创作了一幅作品,上面的蚂蚁在莫比乌斯带上无休止地爬行。David Steen介绍说,很多人不知道,埃舍尔总是要先画出很多草图(最多达70幅草图),最后才定稿。有时候,他会将很多年前画的一幅草图巧妙地糅入当前的一部作品中。
埃舍尔作品牵涉那么多数学内容,并非偶然。他本人受到过科学思维的影响,他父亲是土木工程师,他哥哥是地质学家;他自己的大儿子也成为一名工程师,另外两个儿子也做了地质学家。他对自然科学饶有兴趣,曾画过昆虫和花卉的插图,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数学家们认为,埃舍尔的作品赋予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生命,对他们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David Steen认为,埃舍尔一直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在用对艺术品的控制来对抗那个渺小的个人根本无法控制的动荡环境。结果,他对作品的控制力使得其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美学魅力。他本人亲近数学与科学,若九泉下有知,他会欣喜地知悉,他的作品一直在吸引很多人领略数学与科学之美。
《中国科学报》 (-11-25 第7版 作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76029.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