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志耀
内容提要:本文从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入手,指出当今诗歌教学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感。而消除距离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借助翻译,但这里的翻译并非单纯地以今文译古文,而是包括了三个层次。本文就通过对照名家译文,以今译.
近几年来,听了不少古代诗歌教学示范课,最深的印象就是“外热内冷”。从外表上看,老师或学生范读、学生齐读,男女同学分别读、配乐、配画……,课堂的气氛的确是热闹的;但是,热闹过后静下心来一思考,这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换言之,学生是否仅通过以不同方式读几遍诗歌,就能领悟诗歌的美感,感受诗歌的情感?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的学生对于古代诗歌是有着较深的距离感的,这种距离感源自于语言的隔阂、背景的差异和审美能力的不足。如果不想办法消除这种距离感,再热闹的课堂背后依然是沉寂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距离感呢?那就是“翻译”。
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古代诗歌这样表情达意的典范之作,是不可能被翻译了。但是,我们这里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将诗歌译为现代汉语,而是通过特殊的“翻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含义,体会情感。翻译所借助的工具是现代汉语,由其搭建起一座桥梁,消除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能够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直接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并能够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所学习诗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要达到这一目标,这里的诗歌翻译就不是单纯的“译”,而包括阅读、比较、写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在一起,就形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层次:
一、对照名家译文,品读诗歌意象。
我们教材中的一些诗歌年代较早,学生对于诗歌的语言隔阂感很强,自然就会对诗歌产生距离感。而这些诗歌,往往有着许多名家译文,对照这些译文,再读诗歌,有助于学生认识诗歌中所表达的意象。
以《蒹葭》为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三位文学大师的译文,比较其异同,从而归纳其意象。
郭沫若先生译为:“我昨晚一夜没有睡觉,/清早往河边上去散步。/水边的芦草依然青青地,/已经凝成霜,草上的白露。我的爱人呀,啊!/你明明是住在河那边!我想从上渡头去赶她,/她又好像站在河当中了——啊!我的爱人呀!/你毕竟只是个幻影吗?”
程俊英先生译为:“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袁梅先生译为:“芦苇苍苍密匝匝,/晶晶露水凝霜花。/我的人儿我的爱,/河水那边象是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长又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宛然在那水中央。……”
首先,比较三种译文的相同之处,不难发现,三篇译诗中都出现了一些相同的意象:如芦苇、霜露、曲折的小河(道路),而这些意象构成诗歌所传达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再进一步比较,程译与袁译翻译的开头,“秋深露水结成霜”与“晶晶露水凝霜花”,可以感受到寒意渐起,再结合诗句后面的内容,就可以借助对这些意象的品析,认识主人公的内心的感受。另一方面,比较译诗的不同之处,可以进一步体会意象的内涵。我们发现,程、袁两先生的译文大体相同,而郭沫若先生则只保留了诗歌的最基本意象,重在传达诗歌之“神”。郭译中最后一段,为诗中所无,但却又真实地传达出了诗歌的所隐含的意象。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郭沫若先生译文的最后一段与原诗的关系,想一想从诗中哪些语句中感悟到这段内容。这些思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歌意象的内涵,从而能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二、借今诗译古诗,把握诗歌情感。
教学古代诗歌时,另一个困扰是学生无法真正品读出诗歌中的情感,因为时代的差异使他们对于诗歌中所包含的家国愁思无法认识。而一些相同题材的现代诗歌,能够通过较为浅显的、更能打动学生的语句表达出这种情感,通过比较阅读,让不同的时代背景相互映衬,学生的感受会更加直观。
在教学杜甫著名的《春望》时,如何理解国都陷落给诗人带来的痛苦是教学的难题。我引用了戴望舒先生那首著名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进行比较。这两首诗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诗人均遭遇了国破身陷之痛,而个人的不幸遭遇与国家的命运都交织在一起。杜甫在诗中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叹身体的衰老无力,又为与家人的离别而怅恨,这一切都被交织在国家残破的背景之下;戴望舒先生同样在狱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将个人的痛苦与祖国的沦陷联系在一起。杜甫在诗中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述了国家被摧残后的景象,以美丽的景物来表现内心的痛苦。戴望舒先生则是回忆战前祖国的美好:“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现在只有蓬蒿”“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通过比较,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当国破家亡之时,人们内心的痛苦之情,从而对诗歌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戴望舒先生在诗中还歌颂了“辽远的一角”,表现了对胜利的希望与期待,而杜甫的诗显得更加沉重。但是,在个人的惨痛遭遇中,杜甫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联,这同样体现出了高尚的情怀。
以今诗译古诗,学生对于国家苦难给个人带来的痛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也就能够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自译诗歌,传达诗歌的韵味。
上述两种方法帮助学生领悟了诗歌的意象与背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让学生将这些内容化为己有,这就必须要求他们自译诗歌。但是,在翻译中,除了要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情感之外,还必须要引导学生传达出诗歌自身的韵味,这就需要学生在译文的节奏与韵律上下功夫。
以两位名家所译的《离骚》名句“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例。郭沫若将之译为:“我便叫日御的羲和把车慢慢地开,就望见日将入的崦嵫也没用赶快,旅行的途程是十分长远而又长远,我要到上天下地去寻找我的所爱。”赵逵夫译为:“我命令羲和慢速按节而行,遥望崦嵫山东不要急于靠近。道路十分漫长十分遥远,我将上上下下去求索探寻。”两种译文均采取了舒缓的长句,并且有意识地用反复出现的词语及叠音词来表现音韵之美,诗中的彷徨、努力、追索的精神也由此得到了展现。
而雄壮的诗篇则适宜用较快的节奏,教学《使至塞上》使,我便以四字句来翻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因为我觉得全诗其它几联所体现出一种快速的节奏感应当在诗中表现出来。我将之译为“茫茫大漠,浩浩无垠。黄河九曲,漫漫无尽。圆日西沉,天地尽染。谁可相伴?一缕烽烟。”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胡小林老师多年来倡导造句,特重三字句与四字句。他说:“三字句提神,四字句活血。”而此刻的翻译也是一种形式的造句,对古代诗歌的翻译也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感受,对培养他们文字的韵律感同样也有好处。诗歌之美不仅在内容上,也在形式上,同样我们也应为这种美所感染,所熏陶。在这一过程中,审美能力也在提高。我在指导学生赏析刘禹锡《朱雀桥》时就使用了这样一个模板:“的野草小花,的朱雀老桥。的夕阳,乌衣巷,夕阳下,街巷边,。你看,你看,燕子。”我用整齐的语句传达出诗歌的意象,再让学生用整齐的字句(以三字、四字句为主)来重复诗句的内涵,从而传达出诗歌的韵味。
我们设计课程目标时,往往从教学、情感教学与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同时,三者还需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翻译是将三者“融为一体”的较好方式,应当成为我们古代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翻译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可以自主的理解、欣赏诗歌,但在此之前必须有一个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他们才能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要求。上述的翻译的三个层次,既可以综合运用于一首诗歌的学习之中,同样也能够作为不同阶段学习的不同方式,但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传达出的精神。
作者:徐志耀
内容提要:本文从古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入手,指出当今诗歌教学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感。而消除距离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借助翻译,但这里的翻译并非单纯地以今文译古文,而是包括了三个层次。本文就通过对照名家译文,以今译.
近几年来,听了不少古代诗歌教学示范课,最深的印象就是“外热内冷”。从外表上看,老师或学生范读、学生齐读,男女同学分别读、配乐、配画……,课堂的气氛的确是热闹的;但是,热闹过后静下心来一思考,这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换言之,学生是否仅通过以不同方式读几遍诗歌,就能领悟诗歌的美感,感受诗歌的情感?我们必须承认,现代的学生对于古代诗歌是有着较深的距离感的,这种距离感源自于语言的隔阂、背景的差异和审美能力的不足。如果不想办法消除这种距离感,再热闹的课堂背后依然是沉寂的。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距离感呢?那就是“翻译”。
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古代诗歌这样表情达意的典范之作,是不可能被翻译了。但是,我们这里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将诗歌译为现代汉语,而是通过特殊的“翻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含义,体会情感。翻译所借助的工具是现代汉语,由其搭建起一座桥梁,消除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能够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直接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并能够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所学习诗歌中的意象及情感。要达到这一目标,这里的诗歌翻译就不是单纯的“译”,而包括阅读、比较、写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在一起,就形成了诗歌翻译的三个层次:
一、对照名家译文,品读诗歌意象。
我们教材中的一些诗歌年代较早,学生对于诗歌的语言隔阂感很强,自然就会对诗歌产生距离感。而这些诗歌,往往有着许多名家译文,对照这些译文,再读诗歌,有助于学生认识诗歌中所表达的意象。
以《蒹葭》为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三位文学大师的译文,比较其异同,从而归纳其意象。
郭沫若先生译为:“我昨晚一夜没有睡觉,/清早往河边上去散步。/水边的芦草依然青青地,/已经凝成霜,草上的白露。我的爱人呀,啊!/你明明是住在河那边!我想从上渡头去赶她,/她又好像站在河当中了——啊!我的爱人呀!/你毕竟只是个幻影吗?”
程俊英先生译为:“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袁梅先生译为:“芦苇苍苍密匝匝,/晶晶露水凝霜花。/我的人儿我的爱,/河水那边象是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长又长。/顺流而下去找她,/宛然在那水中央。……”
首先,比较三种译文的相同之处,不难发现,三篇译诗中都出现了一些相同的意象:如芦苇、霜露、曲折的小河(道路),而这些意象构成诗歌所传达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再进一步比较,程译与袁译翻译的开头,“秋深露水结成霜”与“晶晶露水凝霜花”,可以感受到寒意渐起,再结合诗句后面的内容,就可以借助对这些意象的品析,认识主人公的内心的感受。另一方面,比较译诗的不同之处,可以进一步体会意象的内涵。我们发现,程、袁两先生的译文大体相同,而郭沫若先生则只保留了诗歌的最基本意象,重在传达诗歌之“神”。郭译中最后一段,为诗中所无,但却又真实地传达出了诗歌的所隐含的意象。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郭沫若先生译文的最后一段与原诗的关系,想一想从诗中哪些语句中感悟到这段内容。这些思考,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歌意象的内涵,从而能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66937.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