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优化数学课堂,培养应用意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应用价值

  1.从生活实际中捕捉素材。

  从学生自己平常的生活中选取题材,并进行加工处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学习内容。如,教学“数数”时,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周围物体的数量,有几个同学,几本书,几支笔,几块橡皮,几盏日光灯,几张课桌,几条凳子,回家也可以数数自己家里的具体事物。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

  2.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实际情况。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生活现实,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服务。如加减混合运算时,就可以采用“公共汽车上下车的这个问题引入,通过汽车到站后下车几人,上车几人,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呢?”产生问题,从而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将日常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l具体问题中学习本领,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好习惯,并学会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2)创设模拟的现实情境。

  模拟现实的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拉近数学与生活现实的距离。

  例如教学《我们去秋游》时,利用学生喜欢郊游的心理,先出示几幅秋天的图片引入秋天到了,秋天好漂亮,你想不想到郊外去走走,看看秋天的美景,然后利用课件演示活动画面和学生喜欢的动物画面,用栩栩如生的动画和真实的画面,营造郊游的情景氛围,再通过学生自己在这个问题情境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应用意识

  1.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生活。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尽可能让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生活的眼睛。如在教学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例在你的平常生活中碰到过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积极开功脑筋,提出了好多问题如“妈妈给我买了5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几个苹果?”“我有红铅笔6支,黄铅笔3支,一共有几支铅笔?”等等。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从买东西、玩游戏、放学路上见到的事,家庭里的情况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的意识,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养成有意识的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良好态度。

  2.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如教学“统计知识”后,我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调查统计身边的事。有的统计马路上的汽车;有的统计天气情况;有的统计同学们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的统计哪个小朋友得到的小红花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统计这个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了想知道的问题。

  三、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如,学习“第几”后,让学生排队,说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个,从后往前又是第几个,这一排一共有几个;学习“用数学”后设计练习,出示三种玩具:洋娃娃4元,玩具汽车3元,玩具手枪2元,允许你买其中的两个,你要用多少钱?老师带了8元钱,只买一样玩具,还剩多少钱?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总之,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之中,只有我们坚持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他们应用数学的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贺恒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32607.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