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从事数学的机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而真正生动有趣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也是学生所追求的,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引领下,以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示规律,解决问题,评价反馈,总结提升为主要环节,通过教师激励引志,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在观察中看到真实,在猜想中体味奇妙,在推理中享受乐趣,从而给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增添活力。怎样才能真正的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呢?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拓展教材,观察权还学生
数学课堂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观察力是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构成人的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例如,在上轴对称图形时,可以给学生欣赏一系列民间剪纸艺术图案,采集一些成轴对称的树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通过对这些图案的观察、研究,再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轴对称性质,这种由学生自已通过观察总结出来的结论,要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让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增加对教学的亲切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前提。
二、追根究底,探究权还学生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在数学教学中要实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它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路人,倡导者。它一改过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死读与教师的死灌,而是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与发现,学生对课本所述与教师所讲应该持怀疑态度,应该按自己的个性,从自己的角度来彻底搞明白是什么、为什么?
例如:七年级探究规律一节中,摆火柴让学生探究规律,打折销售的问题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能从中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能把数学知识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有效地联系起来,就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教师应当依据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三、耐心倾听,发言权还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进行在教师指导下的教学化过程,再创造过程。要认真地实现师生互动,则必须让学生开口说话。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边为3、4、5的三角形,观察验证其形状,再通过数网格等活动,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总结。
又如:在讲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画一至两个具体函数的图象,然后合作交流。总结发言,说出函数图象的性质,最后由教师归纳点评。在课堂上,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老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不同的学生存在学习上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情况,充分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四、积极引导,动手权还学生
例如:七年级教材安排了七巧板的拼图游戏,教师可在课前让两人一组做七巧板,在课堂上教师也不急于告诉学生七巧板的作用,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将七巧板随意拼,从而使他们乐于探究,增强他们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去感悟数学。又如:在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使学生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各种位置关系,也使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较深的理解。因此通过数学实验,使学生手脑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搞好“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是什么,并根据角色定位开展自己的工作,“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角色把握是否正确,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强调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但教师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一是要摆脱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固有模式,课前应当有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准备,也做好不可预测的应对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多问一问,及时加以指导、点拨,吸引学生能饶有兴趣地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从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作为教学的合作者,在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时,千万不能消极“旁观”,而要做积极的“旁观者”,要主动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他们探究的情况,欣赏他们独到的见解,鼓励他们别出心裁的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把握教学方向,确保学生自主而有效。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覃晓英,李敬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48266.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