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薛文平
语文学科首先要研究“教什么”,不能恰当地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可能是在南辕北辙、缘木求鱼。阅读教学就以文本为教学对象,往往一个文本集合着一类文章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因而文本只是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潜在教学内容,却未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具体“教什么”,全靠教师去把握和处理。面对具体文本,选择教学内容要做到四个“教”。
一、教“语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大谈社会、人生,把大量时间花在思想内涵的探讨、延展上,而不关注学生的语言素养。不贴近文本,不咀嚼语言,培养出的学生便缺乏语言素养,也不能真正读懂内容,读出思想,读出情韵。
有些语文教师在应试的重压下,试图将语言表达形式孤立出来,找出理性规律(实质是“套路”),通过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形式。这种做法把语言当作仅供玩赏或纯粹应试的对象,戕害了语文的人文功能,也事实上取消了语言的工具性。
语言的形式和内涵同构共生,两者不可割裂。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但统一之中仍要有侧重,重在语言形式。
从阅读人生的角度来说,提倡“大语文观”是非常正确的,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只是教学生如何学语文的,不能“泛语文”。而且培养人文精神并非语文课独有的使命。语言表达形式才是语文课特有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才是语文课程的核心。
进入具体操作层面,作为教学内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偏废;但作为教学目标,则须以具体语言素养的培养为重点,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着的其他教育价值。在教学活动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体现这一着力点。
笔者听一位特级教师上了一节文言散文阅读课——《满井游记》。教学流程如下:
1.介绍作者袁宏道。
2.朗读。首先读准字音、句读;其次在朗读中找出表明作者内心感受的词语,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3.赏析写景段落。通过删词、换词、联想学过的文本中语言表达方式与本文词语、句式相近的句子进行比较,品味写景之美与蕴含的情感。
4.根据文本揣摩作者性情。
欣赏自然之美,品味文章情感,进而看到文字背后的灵魂,和古代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文学作为人学的特质,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能使学生情动于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与提升。而景、情、人的美不是通过脱离文本语言的讲解或讨论来传递的,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朗读和语言形式的比较,感受语言的音韵,咀嚼文字的含义和在语境中的表现力,培养对语言的情感与敏感,积累对语言的感受力、鉴别力。这堂课即便以语言素养为核心价值,学生还是自然而然会受到课文情思和作者心灵的陶冶。
二、教“这一篇”
阅读教学要根据单元目标选择典型篇目。在此基础上,还要明确文体的特点,充分挖掘“这一篇”的“个性”,方能实现其潜在的教学价值,使选择此篇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满井游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散文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满井游记》语言简练,文字传神;散文“散”而有“神”,重在缘事、缘景以抒情、说理,《满井游记》的事、景中有个性化的情;散文有“我”,散文中的人、事、物是作者独特心灵和性情的对象化流露,且袁宏道主张文学“独抒性灵”。因此,这一节课确定教学内容为——比较、品味语言文字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理清情感脉络,进而追慕文字背后的“那一个人”,是根据以语言素养为核心、文道统一的原则,充分研究文本特质后作出的选择。
三、教“读”的方法
书读百遍、不求甚解、感悟中熏染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但语文要让学生真正能自己读书,还得教些阅读的方法——尽管阅读方法并非万能。何况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方法本身也是课程目标之一,语文自不例外。
作为教学内容的阅读方法必须是“语文”的,即能让学生充分开展语言活动的,同时也是适合所教文本的特点的。《满井游记》这一堂课主要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这是两种阅读方式,是两种有语文特色的学习方法。朗读重在体悟,比较则重在思维。能不能换、删、联,考验学生的词语、诗文储备量;换、删、联后的比较,锻炼学生对词语的精准理解和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如此,运用方法的过程,不仅仅是解读文本的过程,也是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培养语文素养的过程。
四、教“我的学生”
教材、教师、教法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把握学生特征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才有可能促使学生真有收获,达到最近发展区。
《满井游记》一课是借班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地确定了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以前在初中上过这篇课文,当时确立的教学内容是这样三方面:文句疏通、写景特点、相关积累。在高中上这篇文章,不再满足于语文知识的积累、翻译技能的训练和对内容粗浅的理解;而是浅文(就此文长度和文言词语难度而言)深教,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内容深化了,课堂容量扩大了,教学视野从“文字”“文言”上升到了“文学”的层面。
以上所述,实际上要求教师有四种意识:课程意识、文本意识、方法意识、学情意识。某一种意识发生偏差,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偏离方向,找不着北。当然,意识还需能力来落实。教学内容的取舍在本质上决定着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取舍的能力代表着教师的教学眼光和水平。仅此而言,语文教师便任重道远。
作者: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 薛文平
语文学科首先要研究“教什么”,不能恰当地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可能是在南辕北辙、缘木求鱼。阅读教学就以文本为教学对象,往往一个文本集合着一类文章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因而文本只是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潜在教学内容,却未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具体“教什么”,全靠教师去把握和处理。面对具体文本,选择教学内容要做到四个“教”。
一、教“语文”
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大谈社会、人生,把大量时间花在思想内涵的探讨、延展上,而不关注学生的语言素养。不贴近文本,不咀嚼语言,培养出的学生便缺乏语言素养,也不能真正读懂内容,读出思想,读出情韵。
有些语文教师在应试的重压下,试图将语言表达形式孤立出来,找出理性规律(实质是“套路”),通过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形式。这种做法把语言当作仅供玩赏或纯粹应试的对象,戕害了语文的人文功能,也事实上取消了语言的工具性。
语言的形式和内涵同构共生,两者不可割裂。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语言形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但统一之中仍要有侧重,重在语言形式。
从阅读人生的角度来说,提倡“大语文观”是非常正确的,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只是教学生如何学语文的,不能“泛语文”。而且培养人文精神并非语文课独有的使命。语言表达形式才是语文课特有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才是语文课程的核心。
进入具体操作层面,作为教学内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不可偏废;但作为教学目标,则须以具体语言素养的培养为重点,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着的其他教育价值。在教学活动设计和时间安排上要体现这一着力点。
笔者听一位特级教师上了一节文言散文阅读课——《满井游记》。教学流程如下:
1.介绍作者袁宏道。
2.朗读。首先读准字音、句读;其次在朗读中找出表明作者内心感受的词语,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3.赏析写景段落。通过删词、换词、联想学过的文本中语言表达方式与本文词语、句式相近的句子进行比较,品味写景之美与蕴含的情感。
4.根据文本揣摩作者性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25126.html
相关阅读: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