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数学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摘要:本文从一节数学公开课入手,指出了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并论述了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一、案例

  本校数学教研组于2008年l1月5日观摩了组上一位教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的“合并同类项”的公开课。一开始,该教师简述了前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其中,没有对学生的提问,也没有学生的反应。随后,进入“新知探究”阶段,该教师直接给出一道例题,然后告诉同学们怎么做。之后,教师在黑板左上角板书“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其中,没有学生参与,没有先让学生透过例题对“合并同类项”定义的自行总结。之后,教师举出2个“合并同类项”的例题,直接叫一位女同学到黑板上来做题。于是,该教师一直站在讲台旁看该同学做题,并不时给予引导和点评,其余的50多个同学也一直在看该同学的板书。据笔者观察,没有一个同学是自己动手尝试解题的。最后,教师对该同学的表现作了全面点评。

  后来,在评课时,90%的教师意见基本一致:本节课教师教态自然、态度严谨、注意引导启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

  分析: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以“教师”为主。案例中的教学评价也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样讲的,即使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都是“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

  二、数学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

  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学生的“学”:

  1.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

  (1)从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入手

  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从眼睛更能发现问题。比如如果学生的面部表情充满自信,能用眼睛与教师交流,说明学生已经真正参与了课堂上的问题探讨;如果学生的眼睛不敢与教师对视,东躲西藏,说明学生还不能理解问题本身,更不能进入探讨角色了。此时,教师就应特别关照一下.对问题再进行解说,或者单独询问学生在哪一环节需要帮助,并及时调整课堂进度。有些学生表现出只对某一问题的回避,有可能是问题本身过于简单,引不起他的探究兴趣;也有可能是学生还不理解问题的意思,造成思路障碍,失去探究兴趣。这两种可能都需要教师灵活、艺术地处理好,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后进的学生,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面部表情是一面镜子,只要认真观察,就能折射学生“学”的情况。根据情况,教师就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

  (2)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多方面的状况,如身体状况、心理需要、学习情况等。要想真正让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就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状态。有些学生因为身体不舒服造成精神不佳,教师就应多些关心体贴的话语,并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有些学生是因为心理上有越不了的“坎”,课堂上表现出发呆、沮丧等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教师就应课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进入学习状态,促进学习效果。有些教师有“这些都是班主任的责任,不关数学老师的事”的错误认识。事实上,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关注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因素,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自己的心和学生一起跳动,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和心灵塑造的双赢。

  2.关注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

  (1)作业的完成效果是学生“学”的具体反应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透过学生的作业效果,可以获取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个性等方面的真实信息。比如学生细心还是粗心;有没有跟得上学习进度;有没有创造性思维;有没有数学天赋等。这类同学都是因为对基本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理解不透彻,没有弄清各个基本知识点的“本质”才造成的学习困难。对这样的学生,更不能讽刺打击,反而还要对他们多一分关爱,树立其“信心”,并给予不断的帮助。总的来说,学生作业完成效果是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才能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参与的意识,为课堂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因此,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程度”,是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情况:是热情还是冷淡;是主动还是被动;是独立思考还是只会模仿等,针对学生参与的情况,便于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掌控活动的速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内部心理活动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人的心理认知活动的建构过程。所以,除了从学生的外部表现对学生的“学”进行关注之外,要想真正掌握学生“学”的情况,更需要关注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对于学习后进的学生,往往由于认识的误区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稀奇古怪的错误,有些错误对于教师而言觉得非常可笑,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有道理的。此时,作为教师,就要正视学生的错误,更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分析其产生错误的根源,并及时帮助纠正,常抓不懈,才能根除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使学生的认知步入正轨。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其目的除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外,主要是想从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发现错误信息,而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发挥这些错误信息的作用,而是草率地指出错误后,就立即让学生纠正,让学生“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这样或要那样”。这样,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之中,这样无法培养出具有独立意识、自主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且与新课程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相违背。事实上,学生身上出现的错误信息是一笔可观的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认真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比如询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的根据是什么呢?等等。收集了若干错误信息后,教师就可以在往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底,在哪些地方要引起学生注意等。这样就避免了走“弯路”,既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又真正实现了“教”为“学”服务,“教”是为了促进“学”。

  总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的;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为了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否关注了学生课堂、课后的任务完成情况,甚至包括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家庭背景等都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方面。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施华伟



相关链接>>

1、决战高考数学之四月深化复习(学生版)

2、全国各地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调研数学(理)试题汇总

3、学年春初中数学备课资料精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24747.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