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谈“优质、高效、和谐课堂”的几点感悟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讲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本文就如何建立“优质、高效、和谐课堂”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优质高效和谐课堂感悟

近几年学校大范围推广“优质高效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从老师的舞台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场所,从先生的“讲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在教学方面的课堂感悟:

一、课堂要体现“五化”

1、情境化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商”,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例如可以设置问题来创设情境,因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设置具有价值的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也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因为爱听故事是每位学生的天性,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新课导入情境化后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2、民主化

只有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展示学习风采、切磋学习问题、交流学习成果,才能真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我们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活动化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以前的满堂灌,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手动起来、嘴动起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

4、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的思想,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培养学习兴趣。

5、情感化

教师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燃起学生的思维之花,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师生情感共融、思维相通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课堂要突出“四性”

1、全体性。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学生自主学习、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反思学习收获等各个环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树立人人都是目标学生、个个都能成才的意识,绝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对其他学生撒手不管。

2、主体性。凡是学生能说、做、讲的,就让学生自主或合作解决,将课堂的主宰权回归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讲解有关知识、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板演例题、习题,主动登台纠正同学的错误、主动总结规律方法、主动进行课堂小结等。

4、开放性。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及时将社会信息和日常生活信息加工成教学内容,丰富和补充现有教材;教学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包括问题教学、发现教学、目标教学、分层教学、探究教学的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要多元化,允许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见解。

三、要注重“三精”

1、精议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又能讨论什么呢?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2、精助

在合作交流环节中,首先要思考问题,实在不会的问题才去交流合作,避免流于形式,不思考就匆忙去交流,不仅浪费时间也养成懒惰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多给学生机会,做到“三让”,让学生尽量得想,让学生尽量的做,让学生尽量地说,每堂课之后总听到这样的声音:“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问别人,有了想法可以随时讲出来”----小组互助解决了每个学生自己的问题; “同学讲的比老师讲的更贴近我们”----或者因为老师的语言太过规范,或者因为老师的态度有些居高临下,学生们更愿意请教同学; “给同学讲一遍,我记得更牢了”----小组合作不仅成就别人,也在成就自己;

3、精练

课堂中要注意学练结合,及时消化知识点。训练题组要分层设计,层供所有学生的使用,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升,如果在教学中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难题时,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于一下击破。这时,教师在备课时要为学生设置思维的“阶梯”,精心设计问题链,采用逐层递进的设问方式,由浅入深,化繁为简,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

参考文献

[1]方远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张金传.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n].张秀荣教师报, 2009-05-9(00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21156.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