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对哪些知识进行重点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比如:学生在学习“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时,许多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根据两点式正确写出直线的方程。
二、客观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造性地组织课时教学内容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只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不敢更改例题。事实上,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例如:在学习圆的标准方程时,我在我教的两个班(一·2班和一·7班)进行了对比实验。
(1)前测:两个班学生已经预习了圆的标准方程,对于复杂的三元二次方程组的计算题有畏惧情绪,错题率较高(每班每次作业有半数人出错)。两个班同学的计算能力、计算水平基本相同。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18234.html
相关阅读: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