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究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者:浙江省平阳中学周秀丽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问题情境

现在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简单谈淡在创设情境、教学方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比如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中,笔者联系班上一位腿残的女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个女同学身残志不残,每天坚持早起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成绩在班上名列前十名。在说出这样的情况之后,笔者这样提问:“同学们说,这个同学美不美?经过讨论得出:这个同学很美,因为身残志不残。之后这样导人: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残疾人雕塑的美的文章,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阅读这篇课文时,请同学们想一想,维纳斯之美何在?”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2.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二、更新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以被动似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实践中,本着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强化学法指导,关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力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请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要他们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注重激励,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发表“一得之见”,施展“一技之长”,使小小的课堂成为锻炼学生才能,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个性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教学结构上下功夫

理论要运用到实践中来。目前,教育领域人人都说新课改,但真正能做到“课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怎样才能真正把“新课改”落实到教学中来呢?我觉得教学坏节尤其重要。结合高一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本人有以下几个建议:

1.“趣味”导入

在教授新课时,我觉得导入是十分重要的。导入得好与坏,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而且还影响到教师讲授这篇文章的效果。所以,在导入时,教师应该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譬如,教师可以采用听音乐、猜谜语、猜词游戏、讲故事、背古诗、引名言、朗读精彩片段等方式来营造学习的气氛,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示学生学习的方法,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真情”朗读

新课改“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呢?这就要在朗读中抓住一个“情”字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教师可以采用“神入角色,心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戴望舒,当作艾青,当作曹操……让学生去“亲临亲历”,深入体会,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回忆与众多的革命同志一起度过的峥嵘岁月——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抒发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3.“善问”解惑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个“疑”字突破难点。采用“每人每课提三个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至少发现三个问题,将其抄写在预习本上,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与书本零距离接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养成“善问”的好习惯,而且还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解难。如,预习《小狗包弟》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作者要收养小狗包弟?后来又为什么要把它送走?送走包弟后作者的心情又怎么会变得沉重?作者以“小狗包弟”为切入点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学生提的问题都很新颖,能层层深入,这不仅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学生的心理

高中生已接近成年,心理上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师生中的反应,比如说很爱面子就是教师要格外关注的学生心理。他们害怕回答问题,所以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的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就怕回答不对被笑话而丢了面子。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举了手而教师没有注意到,所以也怕被笑话而丢面子。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

2.要结合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依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问,但情境千万不可脱离教学目标,就正如写文章,论据事实一定要符合中心论点一样的道理,否则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如果目标是让学生说,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来创设情境;如果目标是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就不要把问题说出来。

3.要把握时机

找准时机提问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话说的就是把握时机提问学生。在创设情境时,当学生脸上表现出有疑惑而不得解决,或者是欲愤勇提问时。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

4.要注意双向性

演唱会经常是讲究和观众互动的。同样道理,语文教学也要讲究互动才能“活”。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问题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最好是两者的结合,即教师要提问,学生也要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比学生更加符合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是不着边际,乱扯的。

五、小结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说和思的能力。无问不成课。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每次教学中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但不要忘了教材、学生、生活的互相联系,教师一要努力学习新课改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天地。

作者:浙江省平阳中学周秀丽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问题情境

现在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时简单谈淡在创设情境、教学方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阅读文章就是一种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比如在《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教学中,笔者联系班上一位腿残的女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个女同学身残志不残,每天坚持早起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成绩在班上名列前十名。在说出这样的情况之后,笔者这样提问:“同学们说,这个同学美不美?经过讨论得出:这个同学很美,因为身残志不残。之后这样导人: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残疾人雕塑的美的文章,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阅读这篇课文时,请同学们想一想,维纳斯之美何在?”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2.通过辅助设备创设情境

这里说的“辅助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小黑板、投影仪、图片,当然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写小故事或画图,投影仪也可以将文字和图画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没有这些,也可以展示比较大的图片加文字卡片。但在乡镇以上的学校里一般都有多媒体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进行教学。而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大多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原因是教室里面光线不足,坐着使人头晕欲睡。所以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更加要细心准备教案,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学生有欲睡的感觉。如果幻灯片播放太快,对于基础低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现声、图、文创设情境,那么以上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声音、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活跃课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16067.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