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调整,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生入学门槛的降低,处于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在加剧,而数学的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基本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方式进行授课。在这种“齐步走”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常以班级学生的平均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作为参照,对全班实施同内容、同进度、同要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对部分学生可能是适合的,但是对于相当多的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处于班级首尾两端的优秀生和后进生恐怕就不太适合了,优秀生们“吃不饱”,而后进生则又觉得“吃不消”,结果必然是尖子生冒不出,差生上不来,严重阻碍了这类学生的应有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个有效方式。
1、确定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由于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法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单纯以某次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而机械地分层,实践证明,偏差较大。几年的实践,我觉得还应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一是理想信念,团结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其二是学生文化智能素养:学习态度,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根据成绩及以上信息进行适当分组。分组前要向学生说明分层的目的是要使各人均有所得,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并不偏向谁,再则根据每个人的发展,隔一段时间可适当调整层次,总之,要使学生没有顾虑。我将本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相对较差的,约占15%,B层是中等生,约占65%,C层是尖子生,约占20%。
2、分层备课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中体现出来,这样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留于形式,哪些内容是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中充分考虑。
3、分层授课,分层辅导
在同一节课内,为了保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各层次的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时空。一般作法是四步:①学生分组预习与练习,让各层学生自己读教材,完成练习;②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学生可以下位询问,做到“分”而不“散”,“活”而不“乱”;③教师释疑解难,适时精讲,在提问中多偏向中等生,利用他们认识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在突破重难点,归纳要点时,发挥优生的优势,让他们归纳、小结,充当“小老师”;④分类练习,旨在检验各层次的学生是否达标。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辅导的重点也应有所差别。对后进生的辅导频次相对要多些,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重树自信,增加自觉学习的驱动;对中等生的辅导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指导和思维活动的启发,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好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要督促和鼓励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不断追求上进。对优秀生主要采取鞭策和激励方式,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开发性的问题或介绍一些参考资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分层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修补伸和必要补充。通过作业,可以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迁移运用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业是促进学生巩固新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得到应有的能力发展,教师对作业也要做到分层布置,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作业。
为使分层作业的要求能够真正促进各层学生取得应有进步,作业分为A、B、C三类:A类作业是满足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B类作业是符号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的一般要求;C类作业既保证学生掌握双基,又有稍高的要求,如部分题目的综合性强或有一定的技巧或要探求最佳解法等。对于C层学生每周还要举行竞赛知识讲座,完成有关的竞赛知识的作业。各类作业基本是不相同的,本着使学生都感到作业既不是轻而易举能完成的,又觉得不是望尘莫及,负担沉重。
总之,本人在教学的实践中,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知识的严密性。通过分层教学,可以使各层学生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状态。
论文中心,作者:易先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683297.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