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数学教师应有的作业观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几乎每天都离不开作业。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以及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基本上是通过作业这一形式来获得的。然而,一些教师总认为让学生多做一些作业(特别是每期期末时,学生的作业量更大),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顺利实施的今天,我认为数学教师应该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1、作业设计的目的:
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每堂课的知识内容及解题技能。但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学会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时要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多层次、多角度的设计作业。
2、作业设计的多元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不仅要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知识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新等能力。例如:在教学九义教材第五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利用小棒、水果等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从而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过程;再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家里找一找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做一做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通过自己摸一摸、数一数,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顶点、棱等特征 。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巩固深化新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增强。
3、作业的开放性:
作为一名 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深钻教材,认真备课,还要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学生的作业要紧贴其生活,符合其现实生活环境,使数学真正生活化,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
第一、放作业内容,让学生走出校园。过去,教师教学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而如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学生不喜欢,自己也是不允许的。因此学生的作业也是一样,正如象泰戈尔所说:“不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的河道里”。在近几年小学六年级的学年末考试中,有相当部分的题就是学生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显然,过去的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作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桌上做作业,教师还须创造性的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近生活,走向社会。
第二、开放作业环境,激发学生作业热情。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改变过去那种枯燥的学习方法,教师设计作业更要创设丰富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后,可让学生调查当地大米的单价,计算一定数量的总价,了解小麦的单产量,计算一定数量的总产量等等;在教学利息之前,要求学生到当地银行(信用社)了解不同年限的利率,询问计算利息(税后利息)的方法等,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生活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开放作业形式。教师设计作业应在惯例性书面作业的基础上,丰富作业形式。如口语表述、实践操作,展示学生作业成果等。
4、作业的评价:
以前,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一般是画“ √ ”或“ ×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多向”的优劣评价,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激励评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如在评阅作业或试卷时,不在上面画一个“×”,这对优生来说,简单的一条线,一个圈,一个问号足以指出其错误所在,激励其不断上进;而对学困生而言,做对的画“√”,作错的用符号或文字加以指正,这样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又使其看到了自己的长处,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也能进步,逐渐消除自卑心理,同时自尊心也得以保护。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发展的人,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应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期待他们。 再如一些思考题,教师对学生独特的解答方法,可以画小五星,或写上“好”、“真棒”等激励性词语。这样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学生每次拿起自己的作业,看到这些不同的评价,会感到欣喜的。总之,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应该是多样的、立体的、互动的、多向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683280.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