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的改革发展,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密切的联系生活实际,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使学生从社会实际、多角度地学数学、说数学、做数学。为此,我就谈谈数学实际教学中的探索与体会。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以生活为原型,教学内容应体现学生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教师走出课本,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1、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是大量概念的集合,而概念又是具体形象事物地抽象与概括。如:教平行线概念时,让学生领会笔直的两条铁轨、黑板相对的两边这种具体的例子,并且让学生举例,他们就会举出,开运动会时画的跑道、高空架着的高压线等等的许多例子,通过学生大量寻找生活中的事物,“两条线不相交”现象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线”的概念,再通过画图,使学生确信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两条直线不相交的情况。然后从这些具体的平行线当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定义。这样能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建立概念,使课堂教学接近现实生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应用题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由于受生活范围,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对生产、科技等领域较为陌生,理解这些内容所编的应用题及抽象的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教学中可以对应用题的具体情节作一些过渡和铺垫,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延续。
二、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让课堂生活化,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当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思想,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运用数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来认识生活。在数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推理、分析、交流等过程,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如:在学生认识了圆以后,可让学生观察道路上的窨井盖是什么形状的,然后讨论,为什么大多数都做成圆的盖子,方的好不好?为什么?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学生得出圆形窨井盖不会掉进下水道中去,因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所有直径长度都相等,都大于窨井口的直径,而方形井口的对角线最大,大于长和宽,容易掉下去。再比如:让学生到电影院去找座位,学生就必须知道几排、几号,才能找到。就如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能确定坐标系中一个点的位置。电影院的门票能确定一个位置是同样的道理。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实践,感触就很深,加深和巩固了知识。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
这样,通过学生讨论之后,激发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与数学应用于生活是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教师就是为学生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更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徐利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92801.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