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刚
①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
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与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笛声传入了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
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
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浆,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
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
⑤
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
⑥
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
!
主人想,此刻,它们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
!
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⑦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4
、文章第
③
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
分
)
15
、
请简要赏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6
分
)
(1)
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
(2)
它们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
16
、从全文看,
“
江南蓑衣
”
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
请分条列举。
(4
分
)
17
、
“
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
”
一它们在远望什么
? “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
他为什么等待
“
内心的救赎
”?(6
分
)
参考答案:
13
、
1
磐石方且厚
蒲苇一时纫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海日生残夜
2
、雁字回时
与子同泽
修我矛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4
、张志和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自己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借此表达他对蓑衣所代表的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意趣的欣赏。
15
、
(1)
将蓑衣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蓑衣代表
—
种志趣高雅,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
(2)
通过捧比不仅加强的语言的力量.而且突出江南蓑衣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实用性被削弱,而被赋予被动的观赏的价值.
16
、艰辛而愉悦的劳作.清寒贫穷的生活.自由狂放
(
或
“
潇洒逍遥
”)
的志趣,逝去的宁静平和的生活和内心。
17
、它们翘首远望的是主人对它们所代表的潇洒逍遥的志趣和宁静平淡的生活的留恋和回归。因为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的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的平和的生活。
19
、文章第
②
段描写了江南的风景和人情,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4
分
)
22
、第
⑦
中,
“
他
”
为什么等待
“
内心的救赎
”?
在现实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种
“
救赎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9
、(
1
)用秀丽、清雅的江南风景,烘托作者平和宁静的心情。
(
2
)将蓑衣置于如此环境中,寓意蓑衣艰辛而愉悦的劳作、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每一要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2
、(
1
)因为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的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的平和的生活。(
3
个
“
失落
“
各
1
分)
(
2
)可完全肯定这种
“
救赎
”
,也可辩证地分析,摆脱清苦、艰辛的劳作,即便身处闹市,依然保持平和、冲淡与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47998.html
相关阅读: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