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柴达木看山》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1)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随俗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1)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随俗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还更让人着迷。
(2)
但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3)
在高原攀爬,人缺氧,汽车也缺氧,哼哧哼哧的,感觉人在喘气,车在喘气,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是千篇一律的沙、石子、骆驼刺,这样的参照物,让人感觉到的只是车的颠簸而不是移动。从车窗望出去,远远的像是地平线的那边,有了些微微的隆起,那是山吗?那么矮,那么不见灵动地伏卧着,难道高原的山也缺氧吗?
(4)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是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层不见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壮士一般!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
力拔山兮气盖世”
,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是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5)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们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吗?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吗?不过人不可貌相山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吗?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矮矣,可要论海拔高程,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干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于群山之上了,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啊!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敬意。
(6)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就成了不凡,成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竟都是那样的五彩粲然。赤、赭、黄、白、黑,这五色竟都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棱缯,那种奇峭,它给你的那种无以言传的震撼,真是天地有大美啊!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是美,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作愣小子胖妞,比作举重选手,比作……
多么浅薄啊,真正的大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7)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文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又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8)“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已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9)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在你的心是否不再屏蔽。
(10)
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11
.“
但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分析单独成段的作用。(3
分)
12
.结合全文,概括柴达木的山的特点。(3
分)
13
.赏析第(4
)段划线的句子。(4
分)
(1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是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
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
(2
)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
力拔山兮气盖世”
,不知道纵横秦末
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是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14
.作者在第(1)
段写道“
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还更让人着迷”
,而在第(6)
段中却又写道“
任何比喻其
实都是蹩脚的

,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5
分)
15
.在第(7)
段中,作者认为“
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
,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说说你的
观点。(
5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参考答案】①
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柴达木的山;②
内容上,突出强调了柴达木的山与名山奇景不
同。

转折有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标准】答出2
个即满分。
12
.【参考答案】敦实(壮墩);亲切(亲近);低矮,其实很高(谦逊);壮观;五彩。
【评分标准】答出
1
点给
1
分,
3
点即满分。
13
.【参考答案】(1
)①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山人格化,显示其亲切可爱,突出作者对山的喜爱之情;②

言风格俏皮、风趣,增添了阅读趣味;

运用叠词,突出山的憨实可爱,富有音韵美。
(2
)①
前后对比,说明柴达木的山的“
敦实”
的特点。②
引用诗句,使得文章具有文化味,与后文“
文化”
相得益彰。
【评分标准】每小题2
分,答对2
点给满分。
14
.【参考答案】不矛盾。(1
分)

作者的用词上可以看出:第(1)
段中运用“
往往”
,而第(6)
段中运用“
其实”
,“
往往”
是一般性规律,但也
有例外,柴达木的山就是例外;

前后形成对比,更能显现柴达木的山与众不同,更有风味;

第(1)
段中的话表现出文学的巨大魅力,显示文化的作用,而第(6)
段却表明柴达木的山是真正的大美,是
无法比喻的,是独特的美,是文化(文学)所不能描绘的。
【评分标准】答“
不矛盾”
给1
分,理由答到2
点即可。光答“
不矛盾”
而没有理由,不给分。
15
.【参考答案】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选择“
赞成”“
反对”“
部分赞成”
,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求学经
历,理由充分即可满分,可能出现的观点及答案要点。

赞成:
a.
文化、知识中亦有糟粕、局限,太多会束缚人的思想,“
太多套路”
更是钳制人的思维,不利于创新;
b.
教育的模式。知识、套路的灌输(结合实际);
c.
人生应遵循自然规律(结合道家学说)。

反对:
a.
知识积累,量变达到质变,提高心智的途径;
b.
套路是技能、技巧(如考试等);
c.
不断进行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

部分赞成:
a.
有选择性学习,发挥特长;
b.
文化知识重要性;
c.
套路不利于创新。
【评分标准】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23858.html

相关阅读:《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