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2——18题。(13分)
父亲失业了,这对我家来说是灭顶之灾。八前,父亲拖着全家从某省的偏远地区来到上海,靠着曾在部队里学的一些驾驶技术,寻到一份跑运输的活,一家人总算过得比在老家要好一些。母亲也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里照顾正在读书的我和两个弟弟。
然而现在父亲失业了。我想;我们从哪里来,大概还是要回到哪里去,也许我们更合适与锄头与镰刀打交道,然而父亲不这么想。几天的奔波之后,他在一家人力车出租行租到一辆人力车。听说人力车拉客生意不错,于是父亲便将全家的希望与未来寄托在辆人力车上。
以后我家饭桌的话题也增加了些新的内容,除了母亲那永远也唠叼不完的话外,常能听到父亲津津有味地叙述他送的那些乘客和在街上遇到的有趣的事,还总能听到他这样说:“今天回来吃饭的路上,还顺路带了两个人,临收尾又多赚了
5
块,这不,又回来晚了。”每每讲到这里,父亲脸上总洋溢着满足。一家人也和先前一样快乐,但我例外,这样的时候,我自顾吃饭,是从不插嘴的。
进入高中后,别人感受最深的是高中学习紧张,而对于我来说则是高中学费是如何的昂贵。从我当初上小学交的
50
元到现在的
1700
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怕已大大超过了中国几前的最快经济增长速度。
每次交学费的时候,别人总是十张百元大钞递上去,而我捧给老师的却是厚厚的一叠,都是由五元或十元组成。从老师数钱时的表情来看,她是相当不满意的,仿佛是我故意为难她。
然而这厚厚的一叠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其中的每一张都是我父亲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于是我开始认真并且努力地学习,是否为了这些钱而努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我尽量少想其他事,课间也常在教室的一角独自做题目,因为除了上厕所之外,我也无其他事可干。即使是这样,所取得的成绩仍然非常有限,学期结束后,班主任在我的学生成绩联系册上写道:“该生少言寡语,学习态度认真,较为刻苦,有很大的上进的潜力。”
当我很认真地做一件事却看不到成绩时,就会失望、自卑。面对自己两张试卷的成绩之和还不及同桌一张高时,我明白什么叫差距、什么叫无能为力。这样的痛苦也随着考试的增多逐渐加深,但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是,我从未有过要放弃的念头。但不久又有一件苦恼的事降临到我身上。
校领导告诉我,外地户口的学生只有办好蓝印户口(即上海户口),才可在此考上海卷。否则只能回老家去考全国卷,并很干脆地说,回去考很难考大学,因为老家与上海地区教得大不一样。当晚,我将此事告诉父亲。
第二天晚上,父亲就拎着几瓶茅台和两条“中华”进了某单位领导家,其实他早就跟那位领导谈过此事。领导皱眉说事情很难办;接着父亲又几次三番地去领导家,当然从不空手,领导改口说尽量办;当父亲再次将这些的全部积蓄
5000
元钱从银行中取出连家也没回,直接送到领导家时,领导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于是,两星期后,父亲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因为一张崭新的蓝印户口簿已交到我手中。
以后的学习似乎又有了新的动力,我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学习中去,然而几次大型考试下来,便将那些动力消耗大半,我在怀疑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否真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高三开学的第二天起,我就进入了只要有任何空闲便有作业要做、便有单词要背的境地。我仍气喘吁吁地跟着大队的步伐,只是自己愈加苦恼,渐渐地我感觉到自己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躁。在学校中,我不敢对老师和同学发脾气,因为他们也少与我交往,于是,我将这些无处可使的能量释放在家里,更具体地说是释放在母亲身上,饭桌上,她一唠叨,我就会大嚷一声:“你能不能闭上嘴。”以至于她一说话,就点燃了我脾气爆发的导火索。
有一天晚上,与往常一样,我坐在桌边静静地吃饭,父亲还没有回来,屋里很静,现在吃饭时已没有人敢说话了,但我注意到母亲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几次欲开口,又都没有说成。只是眼里好像还噙着泪水。
待我快要吃完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抹着眼泪说,昨天晚上,父亲送人时,别人给了他一张
100
元的人民币,父亲将这几天挣的钱都做找头给了他,今天用时,才发现是假币,被派出所的没收了,几天的辛劳就这样没了。
我一声不响,默默地吃完饭,回到自己的房间,紧闭房门。那一次我哭了,哭了很久,平生第一次为别人而哭,为我的父亲,为我的母亲,为我们这过于平凡的一家而哭。
(本文选自向国平的《别一种滋味》有较大改动)
12
.有人说,此文就像美国的一种叫“灾难片”的电影一样,叫“灾难文”,请你说说,“我们一家”的灾难都有哪些?(
3
分)
答:
。
13
.你对父亲不惜送礼行贿解决户口问题这一举动持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3
分)
答:
。
14
.为了解决户口问题送上了全家所有的积蓄,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可却为
100
元的假币“抹着眼泪”,你怎样评价母亲?(
3
分)
答:
。
15
.读完本文之后,对你今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会有哪些体会?请写在下面。(
4
分)
答: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12611.html
相关阅读: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