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丁国强 2009 10 月 26 日, 89 岁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在美国旧金山辞世。 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 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丁国强
2009

10

26
日,
89
岁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在美国旧金山辞世。
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人交往颇多,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唐德刚的历史学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流派,自称

思想却时时

逾矩
’”
,并做出这样的解释:

个人学识浅薄固然是主要原因,然数十来历经忧患,国破家亡,阅历之多也一言难尽
……”
历经沧桑方觉历史深厚复杂,博览群书才知下结论之难。唐德刚因此没有把气力花在庞大体系的建构上,而是从随笔杂记入手,将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融入生活世界之中。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见证历史,而是作为思考者来体味历史。所以,唐德刚的史学文字是极其生动的,仿佛在讲述一段活生生的日子。在唐先生看来,历史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如

帆随湘转,望衡九面

的衡山,而非单调一致的富士山,因此不应当用死气沉沉的态度和文字来应付。
历史其实是最好的励志教科书,因为伟大人物总是面对着常人所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他们没有退缩,宁愿站在历史的风口,风化成一尊精神雕像。在唐德刚的文字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他对这些精神雕像的无限敬意。他感慨:

一个对真理有彻底认识和信仰的人,如孙中山、胡适之,他们和我们之别,便是我们普通人容易泄气,他们则不顾一切困难而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德刚先生所总结的诸多历史经验同人生哲学无异。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者的人生态度。一个不敢直面人生的人,是难以触及历史真谛的。
唐德刚的文字是十分老道的,看似不经心的三言两语,却是饱读诗书和阅尽世态之后的彻悟。历史是人学,历史的逻辑首先应当是生活的逻辑,是人生的逻辑。我们在讨论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的时候,无法忽略他的人格品质。唐德刚称张学良是政治家、军事家、花花公子三位一体,在情场、战场之外,有着政治家的节操、风范和爱国者的热血。正是有情种的精神底子,才具有敢做烈士之勇气。唐德刚认为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使其避免了

身败名裂

。这一历史之偶然,改变了人类历史运行的轨道。看来,在历史的歉抑与放纵里面,确实有一种机缘存在。这种耐人寻味的东西在文本化的历史中是难以找到的,依赖于历史学家的体会和感悟。
唐德刚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十分感兴趣。建国后,全国和各省市政协所编辑的

文史资料

,令唐德刚

震惊

。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是朴素、零碎却又真实、珍稀的。回忆录的作者包括被俘的、靠拢的、起义的、志愿留下的、回归的、为人民立过功的、想跑而没有跑掉的
……
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笔下的历史该是何等的千姿百态、有滋有味!唐德刚之所以对口述史学情有独钟,除历史资源丰富的原因之外,恐怕也与唐先生注重从最原始的材料中获取把握历史的智慧相关。曹植曾经有言: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
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与杨德祖书》)民间史学在夹缝和空隙中偷得难得的表达的空间,给令人窒息压抑的所谓

正史

开了一方天窗。唐德刚并没有将民间史学美化到不着边际的地步。他指出,在野史家那里同样有以恩怨执笔的复杂心理存在,未免会像阿
Q
那样

作弄好人


12.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
A.
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他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历史中人交往颇多,这为他研究历史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B.
从事历史研究,唐德刚的写作视角新颖,方法独特,对历史有独到的感悟和见解。
C.
唐德刚认为历史如

帆随湘转,望衡九面

的衡山,是难以窥探到其真目的。
D.
唐德刚只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感兴趣,这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是朴素、零碎而又真实、珍稀的。
E.
唐德刚曾指出

在野史家那里同样有以恩怨执笔的复杂心理存在,未免会像阿
Q
那样

作弄好人,这说明野史家也会写出有个人感情倾向的历史来。

2
)文章第四段引用张学良和西安事变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6
分)
答:





3
)依据全文,简要概括唐德刚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有哪些特点。(
6
分)
答:





4
)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联系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

栏目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

戏说

历史类电视剧,就历史学家怎样才能写

好历史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要点清楚。(
8
分)
答: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2.

1

CD
(C “
历史如

帆随湘转,望衡九面
’”
意思是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说难以窥探到其真面目。
D“
只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感兴趣

的说法曲解了文意,原文只说他对此十分感兴趣
)

2
)引用张学良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讨论历史人物的时候,应重视其人格品质,全面地、立体地看待历史人物
;

3
分)引用西安事变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历史有其偶然性,同时也有一种机缘存在,需要深入体会和感悟。(
3
分)

3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流派。

从随笔杂记入手,将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融入生活世界中。

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见证历史,而是作为思考者来体味历史。

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触及历史的真谛。

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融入写作中。

注重从最原始的材料中获取并把握历史的智慧。(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
)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

2
分)认真研究,深入体会,遵循历史的、生活的和人生的逻辑,大胆地直面人生
;

2
分)尽量避免主观感情的干扰,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

2
分)应体现历史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2
分)(要点不必拘泥于此,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04898.html

相关阅读: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