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即教师教得“活”;善于创设学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即学生学得“活”,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智能得到开发。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1.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设疑激趣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创设认知冲突,设疑激趣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认知的冲突。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就要根据所学内容给予一定的刺激。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明确目标,让学生学有方向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导向、调节、参照的功能,是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要有具体性,才能使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自主控制学习的节奏。为此,教师应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将教材中概括性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要素。如“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对这一目标无从入手,需转化为具体的目标:(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你会计算吗?(2)你能不能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根据什么?(3)你认为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该怎样计算?试一试。通过把目标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将学生思维向目标层层推进,自觉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03120.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