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 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
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
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
三字经”
中有两句话:“
性相近,习相远”
,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
习”
是能改造“
性”
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
望子成龙”
,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啊,八!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
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
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
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
结婚,次离家上清华,1934
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
赴德,一去就是11
个春秋。1946
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
他没有!直到1962
,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
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
不完满才是人生”

10.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

损人而不利人

的捣蛋鬼。
B
.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

形象

,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
C
.童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D
.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E
.季羡林与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回忆中季羡林对贤妻良母的妻子怀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
11.

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
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朱光潜先生的话“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和季老说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作简要探究。(6
分)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
CE
(A
项错,“说明了他是一个‘损人而不利人’的捣蛋鬼”,是为了表现他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少生活。B
项无中生有,“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在文中没有依据。D
“耿耿于怀”错误,因为季老说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该题答对一项得两分,如果选A
项酌情给1
分。)
11.
人生遗憾:①童没有在父母膝下欢娱,寄居在叔父家中,改变了自己的性格。②整整八没有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去世,懊悔不迭。③夫妻聚少离多,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三个要点,能说出两点得满分 4
分)
12.
作用:文章第三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季老少时代天真、活泼、顽皮个性,下启季老一生中三件遗憾之事。
13.
人生总有缺陷、不完美,因此才能敦促人去追求。朱光潜先生的 “缺陷”说和季羡林先生说的“不完满”,都说明了人生是有缺陷的。既然有缺陷就需要去努力填充生活的“缺陷”,就需要去奋斗,这样人们在生活中就有希望、有想象的余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往好的一方面说,是神仙的生活;往坏的一方面说,就是猪的生活,呆板单调至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如果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意思相近即可,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77941.html

相关阅读:《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