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一夜一夜地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一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理解,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我正在轻轻地走,灵魂正在离开这个残损不堪的躯壳,一步步告别这个世界。这样的时候,不知别人会怎么想,我则尤其想起自己轻轻地来的神秘。
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见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着为我准备的铺盖趟着雪走到医院,走到产房的窗檐下,站了半宿,天快亮时才听见我轻轻地来了。母亲稍后才看见我来了。奶奶说,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那时候母亲轻又漂亮。这件事母亲后来闭口不谈,只说我来的时候“一层黑皮包着骨头”,她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流露出欣慰,看我惭惭长得像回事了。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
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上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
?
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飘渺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声
?
说不清,那声音清朗,欢快,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去看望他,甚
?
去投奔他。
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艰难地走出院门。眼前是一条安静的小街,细长、规整,两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过,走向东边的朝阳,走进西边的落日。东边和西边都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连接着什么,唯有那美妙的声音不惊不懈,如风如流……
梦是什么?
回忆,是怎么回事?
倘若在五十光之外有一架倍数足够大的望远镜,有一个观察点,料必那些情景便依然如故,天空中美妙的声音,便一如既往。要是那望远镜停下来,停在五十光之外的某个地方,我的一生就会依次重现,五十的历史便将从头上演。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时光。
时间限制着我们,习惯限制着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限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诅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
甚至盼望站在死中,去看生。
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
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了的心情。我一心向往的只是这自由的夜行。
16
、
作者轻轻地来的“神秘”在第四段中有哪些体现?(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第六段文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作者为什么说“我一心向往的只是这自由的夜行”?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9
、
文章题为“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结合全文,谈谈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轻轻”二字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
.(1
)出生时天降罕见大雪;(1
)轻漂亮的母亲,却生了我这个“丑东西”。
17
、本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从气味、形态、声音等方面描写了充满活力的院中景物,一方面使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生动,另一方面为后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18
、(1
)作者渴望冲破“白昼的魔法”,摆脱病躯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
(2
)表现了作者参透人生、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
19
、描写的景物是轻柔的;回忆的往事是琐碎平淡的;笔法是轻灵的;思绪是飘忽的;对生死是看得很淡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56792.html
相关阅读: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