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信重读
黄静芬
①
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
②
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
③
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
④
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
⑤
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衔鸿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
⑦
人之老,不是从肢体开始老起,而是从心开始老去。心老的标志就是,前瞻的时候少了,回头的时候多了。一步三回头,身后可看可触可抚的有什么?范仲淹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其实,何止南来北往的大雁,一介凡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风。
⑧
因此,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席地而坐,重新展读纸笺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旧信能够一个一个细节提示你,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所有清晰如昨。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丰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本文第②
段在全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精心保留下来的“
一叠信件”
,又引出下文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及人生感悟的抒发。
B.
在文章第④
段中,作者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了旧信中承载的美好回忆,或激情澎湃,或恬静似水,满载了青春的酸甜苦辣,让人感慨。
C.
本文主要通过记叙重读旧信,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书信来往的日子的留恋,对如今与友人交流手段改变的无奈,对有信来往的日子不复存在的惋惜。
D.
作者认为人生匆匆老去的旅程根本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因此,我们重读旧信能让我们找寻人生的记忆,体味人生存在的价值。
E.
作者批判了现代社会由科技手段发达而导致人类情感缺失的现状,表达出作者对人类社会各式各样社会顽疾的深切忧虑。
16
.作者为什么把保留下来的信件比作“
一块拒绝融化的冰”
?(4
分)
17
.第⑧
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请分析其艺术效果。(6
分)
18
.本文以小见大,作者从重读旧信这样一件生活小事联想到人生,进而表明“
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
的观点。你如何看待作者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不显眼的事物已经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们又能使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撷取其一,说说你的看法。(60
字左右)(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C
、E
(C
项,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而不是记叙;E
项,作者批判的不是科技手段,也不可能对“
各式各样”
的社会顽疾产生忧虑。)
16
.“
冰”
透明晶莹,在这里比喻信件记录的情谊是纯洁而珍贵的;(2
分)“
拒绝融化”
即拒绝消失,保持留住。因为信件记录下的过去不会被时间湮没,是永恒的。(2
分)
17
.(1)
善用比喻,将无形的岁月写得真实可感(
生动形象)
,表明重读旧信时,“
逝去的岁月”
不会沦为虚无,因为信件的记录,它会充实地存在着。
(2)
运用第二人称抒情,通过人称的变化,更真实亲切,将“
你”
比作农人,表现了重读旧信时收获往日美好情感的欣慰与喜悦。
(3)
运用倒装句式,强调重读旧信的好处——
存在感和收获往日美好的喜悦。(
每点2
分;语言特点、效果各1
分)
18
.(
选物恰当,得1
分,能表达看法且有一定的哲理性得3
分,语言有文采得2
分,字数明显不足相应扣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33840.html
相关阅读: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