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让数学课更“美”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把数学课上“美”,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需要

  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虽然学生学习数学时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他们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魅力。其实,数学并不枯燥,数学教育是美育的载体,是我们当教师的把它教枯燥了。因此,我们不能再让学生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的“美”还给他们。学生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长期以来,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

  二、如何让数学课更美

  1.教师要准备精当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大纲、教材、学生外,更重要一点就是准备精当的语言。比如:教师用一段精美煽情的教学语言,演讲似的向学生介绍本课数学教学内容的发展史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促使学生从内心迸发要学好本节课内容的激情,也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又如在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奥妙的故事时,教师要准备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圣,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是生活。教师在突破教学难点的时候,教师的语言要尽量迁移学生的注意力,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难点知识趣味化,利用形象生动的事例来化解知识的难度,要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来突破教学疑难。向学生提问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要让学生避开知识去学知识,要让害怕数学的学生感觉不到他在学习数学,而是在享受多彩风趣的数学生活。学生如果害怕数学这门学科,他怎么能学好数学?数学差生大多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是心理素质的问题。

  2.教师要有精美的板书

  板书不仅可以概括教师上课时进行讲解(或讲述)的教学内容,补充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的不足,而且板书又有具体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和实破教学难点。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正确、美观、整洁、规范的板书陶冶学生爱美、欣赏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学生数学书写的规范化要求。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板书就是这个人的脸蛋。赏心悦目的外相就能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由此可见,精美的板书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构想精美的板书。从形式上要有艺术情调,要科学设计,结合知识特点,创新艺术效果;从内容上要具有高度概括性,要呈现知识脉络,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体现板书的直观性、趣味性、逻辑性、启发性、示范性的完美统一。

  3.教学环节完美衔接

  教学环节井然有序,教学流程完美衔接是一堂数学课的关键。很多教师教学随意性大,课堂教学内容杂乱,教学结构紊乱,教学语言不规范,废话连篇,甚至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总是重复出现,这严重影响课堂的完美性。一堂数学课,它既要遵循知识的逻辑联系,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识规律。所以教学各环节所呈现的内容必须要精心策划,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要自然、连贯,要确保各环节的作用。一般把数学课分为导入新课、内容探究、强化巩固、总结提高四个环节,不同环节的作用不一样,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环节所花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教学环节完美衔接工作,找到各环节的目标点尤为重要。

  4.教师要有很强的教学驾驭能力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关键是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在方向上具有不确定因素,很容易让一堂课的内容千头万绪,甚至产生一些教师意想不到而且偏离主题的话题,这势必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产生拨乱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考虑,做好精心地准备,这样才能增强你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总的来说,学生最容易被优质课吸引,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堂好课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执教,更需要有充分准备的高素质的教师执教。一堂精美的课是教师智慧与勤奋的结合,一个奉献型的教师不是看你教出了多少学生,而是你的学生在你的教学生活中享受了多少,体味到了多少。对于这一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实属难矣。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龙绍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85920.html

相关阅读: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