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题匾“子冈楼”》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题匾 子冈楼 徐城北 ① 我母亲姓彭,名雪珍,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笔名用的是 子冈 。她是苏州人,曾在著名的 振华女中 就读, 1934 高中毕业。 振华女中 一直是苏州名校,今名 苏 题匾“
子冈楼”
徐城北

我母亲姓彭,名雪珍,后来从事新闻工作,笔名用的是“
子冈”
。她是苏州人,曾在著名的“
振华女中”
就读,1934
高中毕业。“
振华女中”
一直是苏州名校,今名“
苏州十中”
,是整个江苏省的中学示范校,这在今天是比“
重点中学”
还要高的荣誉。

我上世纪80
代曾在苏州报刊写稿,后来该校领导给我写信,我便与学校取得了联系。学校的校舍特别美丽,有大片的草坪,有诸多庭园与楼阁。校舍所在地曾是曹雪芹的祖居,清乾隆六下江南曾居于此,江南三大太湖石之一的“
瑞云峰”
也伫立在校园内。我曾多次趁出差机会访问十中,渐渐感情越来越浓,因为我把对母亲的爱与她的母校凝结成了一体。

那一我又到苏州,新校长送我出校门时,指着隔壁很大的一所古典建筑说:“
这是市政府新近修出来的,这个地点是你们家的祖业。你外祖父是清朝的秀才,而再往前——
你妈妈家,考中了两位状元,他们是祖孙……”
校长还告诉我,学校准备选取几座教学楼,以当校友的名字命名,“
你妈妈也是其中的一位,你回北京后,用毛笔写出来,一竖一横,然后寄给我……”
我听后笑笑,深谢他的美意,但又不置可否。因为我知道,校友中的著名者极多,如费孝通、杨绛、何泽慧……
其后才能轮到我母亲。在学校董事中,更有蔡元培等前辈。与这些人相比,我母亲“
真不能算什么”
,所以这话我听过也就忘了,没有当真。

不料当夏天放暑假时,校长从苏州打来长途电话,催问我这匾额究竟写了没有,并说学校趁暑假已经动工,要我赶快写出来,以特快专递寄给他……
我这才当真,于是找出纸笔,又找出《中国书法大词典》,把不好写的几个字分别查看一下,看究竟如何搭配才算协调。匆匆写毕,寄出。随后又去忙自己的事了。

也真是巧,就在这时,我又与母亲初中时的母校上海松江二中接上了关系。松江二中是上海市的重点中学,同样鼎鼎大名。随后,我趁去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节活动的机会,到松江转了一圈。等到了那里才知道,我外祖父上世纪30
代初期还担任过那里的校长。学校刚刚举行过百校庆,历届毕业生中的名人特多……[
来源:Z*xx*k.Com]

参观后,松江二中的办公室主任亲自开车送我去苏州。到苏州时已近午。苏州十中校领导早就等急了,一下车就让我来个“
急转弯”
,让我回身去看刚才走过的那个通道——
一边是“
(蔡)元培楼”
,另一边则是“
子冈楼”
。两楼之间是学校的大门。我仰望那“
元培楼”
上的字迹,校长解释说:“
蔡先生的后代,直系子侄许多都不在世了,再往下人数更多,我们一不知道找谁,二不知道谁的毛笔字好,所以没办法,只能从字帖中集字……”
而我写的那个竖的“
子冈楼”
,被“
做”
到三层楼的侧面,上首有“
品戏斋”
迎首章,下边是我的署名与名章。我写的另一幅横的,干脆就“
做”
到传达室的门边,与人等高。校长叫来学校管照相的人,让我在“
子冈楼”
下照相。

半后,苏州十中校长为了筹备百校庆,带了几个人来北京,事先委托我找了几位我妈妈班上的老同学,都是1934
毕业的。学校带了苏州的土特产,松子糖之类,包装很鲜艳,大红的,与老太太们的白发对比很强烈。

我插空还带领他们拜访了我的母校北京三中,从前叫北京男三中。它如今已有270
的建校历史,高擎着两面大旗:一是曹雪芹,曹雪芹曾在北京三中的前身右翼宗学当过“
职员”
,《红楼梦》前八十回就是在三中校舍里写的,这已经得到许多红学家的认可;二是老舍,他是1912
的毕业生,三中历来在人文方面出的人才多。

中午,北京三中校长请客人在酒楼吃饭,吃的是北京小吃,包括炒麻豆腐、豆汁、焦圈。看得出来,苏州客人吃得直咬牙。席间,我代苏州校长发出邀请,请三中校长到苏州参加十中的百校庆。完事之后,还可以顺便到上海松江一游……
三中校长笑呵呵答应了,还说“
你也一块儿去”
。两位校长笑着闹着,就把这事“
说定了”


您也许会问,人家学校不会自己联络吗?要你从中瞎搅合干什么?我看着两位校长的脸,能猜出他们的心理,干脆借着酒热,就把话说透了:“
我就是无事忙——
看见你们双方办学都很好,又不缺钱,找个理由每都组织教学骨干到对方学校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对方的文化背景。在这上头花些钱,等于是长期投资,肯定是值得的。”

啊,我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母爱还在,我有我自己的母校,还有母亲的母校,母亲有她初中的母校,更有高中的母校。这弯弯曲曲的母爱,真像连环套一样包围着我……
退休的人了,没事儿自己找个乐儿吧。愿母爱能够笼罩更多的人心!
(选自
.2
.17
《中国教育报》第4
版 有删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81514.html

相关阅读:《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