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前门箭楼的燕子》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前门箭楼的燕子 黄裳 1 已经二十多没有上北京了,真有说不出的相思。 2 到北京的那天,天真够热的,觉得这里的太阳确是不同凡响。不过却热得干脆、痛快,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比 前门箭楼的燕子
黄裳
1
已经二十多没有上北京了,真有说不出的相思。
2
到北京的那天,天真够热的,觉得这里的太阳确是不同凡响。不过却热得干脆、痛快,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比江南高明的地方。在前门外住下后,已是该吃晚饭的时候,就慢慢溜出来,在前门大街上闲走。“
都一处”
、“
一条龙”
、“
月盛斋”
这些店招看了就使人感到亲切,即使里边卖的食物与过去不大一样了,也不要紧。“
都一处”
卖的是蟹肉包子,这应该是南京或上海的特色,现在是“
南风北渐”
了。但小米稀饭却是地道的北京风味,好得很。可惜我想再来一碗的时候,却卖光了。
3
来到前门箭楼前,已是黄昏时分。白天几次经过,我已经贪婪地看过好几眼,现在就想细细地、前前后后好好地看看她。箭楼新粉刷过,虽然有金碧辉煌的彩绘,但整体依旧是庄严肃穆的。因为她的主体是用一色深灰色城砖砌成的,落落大方。楼身比我保留的任何旧印象都干净得多。我曾经看见过在她身上画着日本仁丹的商标,美丽牌香烟的“
美女”
,和其他乱七八糟各式各样的布告招贴,就像浑身贴满了膏药。那可真让人不舒服,简直就像中华民族百来苦难的象征。她像一位英雄的母亲,承受着重重苦难、凌辱,骄傲地挺首屹立,默默地护卫着、看守着从她身边川流不息地走过的儿女。今天,她是应该开颜一笑了。
4
一种过去我没有见过的景致在眼前出现了,千百只燕子不住地围绕着箭楼飞,飞来飞去,飞进飞出,就像夏天雷雨前荷塘上穿梭飞舞的蜻蜓,蜂衙前哄聚的蜂群。
5
过去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景色,我在箭楼侧边伫立了很久。
6
忽然想起宋徽宗画过的《瑞鹤图》。那构思是有些相近的,不过比起眼前的这一派喧腾景象,可寂静得多了。
7
也许应该像故宫那样,在画檐朱栋之间结起铁丝网来吧,我不知道。古代诗人喜欢用燕雀这样的小动物,点缀宫廷殿阁间,制造一种凄寂的气氛。我想,这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感情决定的。其实同样的事物,用来抒写无论哪一种心情都是可以的。
8
我兜了个大圈子去看箭楼的侧影。发现她本身就像一只将要凌空飞去的燕子,有一对鲜明、凸现的侧翼。古建筑师手下精美的造型不能不使人惊叹。她是那么端凝,却又那么轻盈;那么沉着,却又那么飞动;那么拙重,却又那么飘举;那么威武,却又那么秀丽。在箭楼后面挺立着正阳门,这才是主帅,箭楼不过是它的先行。论气魄、格局,主帅确实有主帅的分量。漆工加在它身上的金彩无疑是更繁复得多。在晚霞映照下,发出了炫目的光;就是在暗夜里,也会呈现闪闪的莹光。正阳门是端端正正的,气势沉雄的,可是奇怪的是,它给人的印象依旧是玲珑的,没有半点儿拙重的感觉。
9
很久以来,人们为某些民族形式的新建筑取了一个不大好听的称号——
大屋顶。这称号也真不大动听,但也不能不承认它有一定的正确性。那些用大量水泥堆集起来的大帽子,远远望去就会使人产生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更不必说在建筑学上负载承重,空间利用各方面的考虑了。正阳门和箭楼,应该说是典型的“
大屋顶”
,可是谁会产生那样的观感呢?箭楼上那一排排射口,是从实战的考虑出发设计的,但却安排得那么美……
我想,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
10
走到天安门前,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长安街上和广场四周亮起了千万盏华灯。我走过金水桥边的华表,抚摸着莹洁的白石狮子。狮子身上还散发着晒了一天太阳的余热,好像它们并不是石雕。
11
在观礼台边的栏杆上找到了个空档,坐了下来。这里坐满了乘凉的老人。
12
轻人多半在广场里活动,那里似乎有更大的吸引力。没有坐多久,我就跳下了栏杆,穿过长安街,走进了广场。这里的光线是较暗的,这里那里,都能看到斜支着一架架自行车,轻的一对就倚着车身轻轻地谈话,也许并不在谈话。也有三人一组的,添上了一个刚能爬动的孩子,在铺起的毯子上不住地爬着笑着,轻的父母不住地交换着谈话,他们的声音高得多了,他们一大半的话都是对孩子说的。
13
此外,在广场上还看到不少玩“
飞碟”
的轻人。这是红红绿绿用塑料做成的像铁饼似的盘子,两个人对掷,可以掷出种种花样来。走着走着,一只飞碟向我飞来,正想躲过,它却从耳边飘过去了。
(本文取材于王宗仁主编《中国当代散文经典》,写于1980
,有改动)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作者因为二十多没有到北京,加之北京的太阳热得十分干脆、痛快又不同凡响,故此特别地想念北京。
B.
作者在前门大街见到了北京老字号店铺感到十分亲切,但又为其中食物变化不能保持传统风味而失望。
C.
前门箭楼的主体由一色深灰城砖砌成,庄严肃穆,落落大方,比“
我”
记忆中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干净整洁。
D.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古老的北京在崭新的时代所绽放出的活力。
E. 1213
段写广场上轻人和小孩子的形象,既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18.
本文以“
前门箭楼的燕子”
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
分)
19.
作者在记述见闻中常常插入感慨性议论,
请你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
分)
20.
作者在第9
段说:“
在继承、学习民族优秀传统的工作中,我们做得实在很差,同时在学习与运用时,思想也多少是有些僵化的。”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由。(不少于200
字,1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76009.html

相关阅读: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