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雪村时,才知道雪村有自己的名字:靠林村。只因为这里雪多、雪大、雪停留时间长,远近闻名,便被称为雪村。而今这个小小的世界,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人,看冬之风景,看冰雪中的生命和精神。
下雪了,山呼风吼,雪花密密层层,漫天横冲竖撞,很疯狂,怪吓人的。这里的雪没有吴均《咏雪》描写的细雪纷纷的景致,也没有柳宗元《江雪》诗那种冷峻孤傲的意境,却是高骈“盖尽人间恶路歧”之状。山走蜡象,河陷银沟,树举琼枝玉叶,一切厚软、富态,一切洁白、干净,以前的景象全然不见。这雪确像江南的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有时一下就是几天几夜,奇着呢。
落雪的早晨,老人和小孩早早就跑了出来,你呼我叫,分散开往树枝上拴挂谷穗、高粱穗。这是给鸟们、山鸡们准备的餐食,怕它们找不到任何食物受冻挨饿。白雪、黄谷穗、红高粱,色泽鲜艳强烈,相映成景,夺目耀眼。山里人崇尚自然的情思,竟是这般真挚朴实
!
几声鹿哨之后,看山人就集合出发了。他们头戴风雪帽,身穿皮袄,跨雪坡,穿林海,四方巡护,防止有人趁雪天偷猎。看山人怀里揣一瓶酒,喝上几口,心热情壮,不时喊山、吹鹿哨,声音缭绕不绝。二十多了,没发生过一起偷猎事件,野生动物自然喜欢这里了。这时上山,可看到见雪发懵的山鸡、玩雪的兔子和飞龙,时有狍子、狐狸从身边飞过。同行的作家感叹不止:这里真是天然动物园。
在远处的原始森林里,则是另一番繁忙景象。人们三五结伙,用电锯伐枯死的站树,收拾七倒八歪的废材。别看山上很冷,他们头上却腾腾冒着汗气。这些干透了的木材是个宝,很值钱。他们把这些木材绑好捆结实,趁着雪厚雪滑,往山下放排,省时省力,还好玩。老把头风趣地告诉大家,这叫山树滑雪!利用冰雪运送木材,叫人看得开心。
站在红柳编织的院子里,雪花落进衣领就袭来一丝透凉,而接在手里却热了手心,这种感觉别有韵意。房东家的山妹子走出来。说带我们去找冰凌花,顺便采些药材和野菜,我们便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我心暗想:这大雪浩天的上哪采野菜呀?踏雪上山时,真的能踩出黄芪、柳蒿芽的枝叶,干绿干绿的,很醒目。我们一片一片地摘,然后放进衣袋。山妹子说,雪埋的黄芪叶和柳蒿芽叶,泡茶或者熬汤喝,不但鲜亮,而且温心、润肺、活血。真没想到,雪村的雪里还藏着宝呢.
不知走了多远,反正是气喘吁吁了。突然,前面的山妹子大声狂喊:“找到了,找到了!”我们几个似乎忘记累了,争先恐后地跑过去。在山溪旁,在冰雪的厚盖下,我们看见冰凌花了。这花纤细嫩绿,像豆芽菜那样单薄瘦弱。在这冰雪的世界里,它顽强生存成长,怎能不撼人心灵呢。看看山妹子,想想山里人,我们顿觉浑身都是力气了。山妹子说,遇见冰凌花就吉祥,就会感觉到春意。她又唱又跳,红色羽绒服飘飘闪闪,仿佛刮来一缕春的气息。
1
.靠林村被人们称作“雪村”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
(2
分
)
2
.请用自己的话对“山走蜡象,河陷银沟,树举琼枝玉叶”景象作描写。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首说,到雪村来是为了“看冰雪中的生命和精神”,请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表现
冰雪中的生命和精神的。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对本文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文旨显豁,立意高远;浅入深出,回味无穷。
B
.以雪写人,手法巧妙;细节刻画,生动传神。
C
.情节生动,前呼后应;旁征博引,层层推进。
D
.语言优美,整散配合:重彩浓墨,画意绵绵。
5
.文末,山妹子说,遇见冰凌花就吉祥,就会感觉到春意。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可信吗
?
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多处表现了山民的精神。你最欣赏哪一处的写法
?
说说好在哪里。
(4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一
)1
.雪多、雪大、积雪时间长
2
.山好像白象在奔跑,河好像银河陷落在沟里,树上的枝叶好像挂满了白玉一样
3
.首先是个性十足的雪,然后是勤劳智慧的村民,还有丰富的宝藏。
4
.
B
5
.要点:这样的说法不在乎可信还是不可信,而是寄予着山民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冰凌花不畏寒冷,傲霜斗雪,顽强生长,正是山民的精神的写照。
6
.要点:明确指出一处
1
分,准确判断手法
1
.分,能体会出表达效果
2
分。 如,喂动物,场面描写色彩鲜艳、对比度强烈。画面感强,表现山民的崇尚自然、真挚质朴的品格。 看山,肖像描写、细节描写,整散结合,表现山民保护自然之心。 伐树,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行动描写,对比描写,表现山民的勤劳与智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47327.html
相关阅读:《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