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方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情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驱力.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导入语引人入胜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语,把每个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活动的兴奋引入课内学习上来,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为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准备状态。
  
  [案例一]教学“正数和负数”时,导入语:东坡佳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阴与晴、圆与缺、悲与欢、离与合,都描绘了自然世界、人类生活截然相反的真实状态,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在数学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它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教师以古诗句作为开堂白,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转移到数学课堂上来,很自然地进入问题情境。
  
  二、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
  
  [案例二]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做一个天平平衡实验: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放置一个盛有盐水的烧杯,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00克,在右盘放置100克的砝码,引导学生观察,天平会平衡吗?若接着在烧杯内加一匙食盐,天平还会继续保持平衡吗?刚才若不往烧杯里加食盐,而是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再放到托盘上,天平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根据实验操作,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分析讨论。
  
  [案例三]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这个抽象的难点时,处理方式:手拿一张一百元的新版人民币,提问: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呢?学生亲身体验定义。亲切自然,水到渠成。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案例四]如在教学相似三解形的引入时,提问学生:不过河,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
  
  [案例五]“抽样调查”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王叔承包了一个鱼塘,想知道①鱼塘里有多少条鱼?②你能帮他想出办法求出共约有多重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设置悬念,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想了解的心理,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答案,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冲突,教师这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他们吃着自己做的“馒头”,其乐无穷。
  
  四、创设故事情境,构建愉悦学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讲故事能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案例六]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个国王,迷恋下棋,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高手并许诺:谁胜了国王,国王就满足他一个要求。后来,一个僧人胜了国王,他就要求国王在棋盘上放麦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他只要棋盘上的麦粒。国王笑他:“真傻,就要这么一点麦粒。”僧人说:“恐怕你的国库中没有这么多麦粒!”你们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麦粒吗?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将会知道64格棋盘,如果按10克/千粒计算,那么所放麦子约1800亿吨。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为讲述有理数的乘方设下伏笔。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37223.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