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人口发展现状与前景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增长基本呈“J” 型曲线。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
(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把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4)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基本得到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5)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6)发展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5亿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左右。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类别 | 原因分析 | 人均占有量(或其他) |
土地分类 | 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 | |
水资源 | 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 |
能源 | 出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等都成了能源 | |
森林资源 | 114个国家中退居后位 | |
环境污染加剧 | 增加治理难度和成本 |
知识拓展: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做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
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3)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①人类生存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资源减少。
②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和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人均耕地减少,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进一步加剧环境恶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17760.html
相关阅读: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干细胞起源和精准干预研究获进展
定时定向递送miRNA的新载体治疗骨质疏松
少揭“伤疤”,多贴“膏药”
高中生物的“学习策略”
2016年高考备考:生物基础知识1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