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语文积累的一般方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者:葛维春
  
  古人云:“作文必须是靠实……不可驾空纤巧,大要七分实,只二、三分文。”这就是说,好文章的形成,七分靠材料,三分靠技巧。学生感到作文难,其首要的,关键的困难是无话可说。因之作文训练时,“物”与“序”相比,“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物”从何来?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苏轼),这就要“积累”,或者说“开源”。古人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章要靠事实说话。既要重视直接生活素材的积累,又要重视间接生活素材的积累,这才是“开源”的两条基本途径。
  
  一、积累方式
  
  (一)从生活中积累
  
  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的源头,岂能写出清新活泼、情切理真的文章来?翁森《四时读书乐》说:“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自然界的人、事、物只要你多留意,到处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1、观察生活,畅通“活水”。
  
  这是一种采集式的方法。“生活就是一本活书”,学生在有意无意与社会、学校、家庭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正在逐渐学会生活,所以“生活处处皆素材”。古人作品往往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取材,例如陶渊明《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见陶渊明的生活一定非常困顿,将困顿的生活幻化为优美的词句,也使得陶渊明的诗展现丰富精采的人味。又如张让《回声》:“青炒茼蒿菜,新出炉的面包,橄榄油爆蒜头,迷迭香,咖啡,巧克力,爆香的红葱头,刚采的草莓和玉米,冬天洒进窗来的阳光,大雪后的纯白,春天第一个暖日,新砌的茶,儿子银亮的笑声,躺在床上看书,和所爱的人一起。”罗列生命的可爱,所有颜色、气味、声音、形象,不同浓度强烈的组合,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刻、不同年纪、不同心情、不同场合。而一般人生活范围中有家庭亲情、校园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对社会现象,如果细心体会,也可以萃取许多丰富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把生活引入课堂,让他们在一定的活动化的情境中再现生活,借以实践体验,升华为理性知识。同时也要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能触动灵魂的事物总是有特色的:到野外去领略自然风光,亲近大自然:到社区去体察世态人情,拉近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通过观察来获得准确的、详细的、具体的写作材料,感受生活的真谛。常常鼓励学生善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把那些打动自己心扉的事物记录下来,学生的“源头活水”被激活并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A跟踪观察
  
  跟踪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自己周围的某一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的),从而获取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会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最初始的阶段。
  
  比如,同学们经常吃某种蔬菜(或水果),但不见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写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种蔬菜(或水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要想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对它的生长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做到观察一次就及时地如实记载一次。若生长过程太长,要作好计划,定期观察,并一一记下这种蔬菜(或水果)不同阶段的外形、颜色等。这样,就为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准备。
  
  又如,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妈妈身旁,终日享受着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不见得就能出色地把《我的妈妈》、《妈妈的一天》、《妈妈的星期天》这些文章写出来。其中根本原因还是对妈妈所付出的一切,不十分地了解、清楚。这就需要对妈妈进行跟踪观察,捕捉更多、更为感人的作文素材。
  
  B定向观察
  
  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继“跟踪观察”之后,学习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
  
  例如,要同学们写《我尊敬的一个人》。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家庭成员、亲戚邻里、学校教职工等广大人群中,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作文素材。
  
  又如,老师要同学们在本周写出《我的小伙伴》或《他,真值得我学习》这些作文。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兄弟姐妹、周围亲朋好友、学校同学伙伴等众多人物中,进行有方向、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的、动人的作文素材。
  
  为了发现和积累表现写作对象身上更生动、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作一些跟踪观察。
  
  C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学会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同学们应该全力追求以及努力达到的目标。因为,作文中的材料,决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
  
  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走到哪儿、干什么(上学,遛商场,走市场,串亲戚,看电影,外出旅游,参观等),时刻注意着耳(听)、着眼(看)、着手(触)、着心(想)。总之,自己生活的领域有多大,就把随机观察的范围扩展到多大;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随机观察纳入生活,使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彻底丢掉为了眼下作文才去观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
  
  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文章。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教例:四川省双流中学语文教师吕惠兰将体验探究法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去体验课本上的、生活中的、身边的真善美,去看、听、想、悟,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
  
  一个深秋的夜晚,吕惠兰利用晚自习,让学生到校园寻找秋天的美。操场上的一颗大梧桐树一片一片飘落的叶子,这是叶落归根,因为它爱生长的这片土地;办公楼前那一排排闪烁的灯光,不正是教师额上涔涔的汗珠吗?道旁的松塔,那是坚韧刚强的哨兵;校园的林阴道上,抬头看月亮,仿佛看到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热爱家乡的情怀……
  
  这次作文学生们想象丰富,妙语连珠。吕惠兰又把佳作、优美片断、佳句的作者名字在班上张榜公布,让作者朗读自己的优秀文章、片断、句子,作文中的错字、病句也在班上公布,让学生们一起评价,哪些好,哪些不足,大家打分。吕惠兰也把自己写的同题作文念给学生听,让学生打分。就这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个班当初1/3的学生不知作文从何下笔,现在70%的学生能写出漂亮的作文。
  
  2、感受与思考生活
  
  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种途径,就是以自己为对象、核心,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希望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自己的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星期日早晨,起床后,妈妈收拾屋子,让“我”墩地,“我”墩得很干净,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上午,“我”跑到公园,足足放了两个小时的风筝,欢乐无比;下午,看了世界大片《泰坦尼克号》,很有感触;晚上因贪看电视剧《天龙八部》,耽误了预习功课,只得第二天早上起来紧赶,弄得十分难堪,总算勉强躲过了老师的批评……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每天你身边类似的事绝不会少。其实,这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有的同学说:我的生活很单调,概括起来就是:学习——吃饭——休息。如果真是这样,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要真心地热爱生活,多一点兴趣、爱好,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弹弹琴,练练书法,打打球,听听音乐等等;要学会关心别人,多一点爱心,例如多为老师、父母、同学做些好事;要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要关心国家大事,注意收听(看)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报纸摘要”、“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话题”、“实话实说”等节目;要勤于实践,多动手做一做,从中获取第一手作文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教例:要求学生写写初中学生活中你所经历的一件难忘的事,安徽太和中学的老师张利群先播放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支歌。优美的旋律响起: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音乐声中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毕业了,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在这六年里,我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那次经历也许让你终身难忘。就让我们用笔把它记下来当作永久的留念吧。”边说我还把我们曾经一起春游,一起游戏,一起劳动,一起参加比赛的照片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学生看。孩子们随着深情的乐曲和一张张留下他们灿烂笑容的相片陷入了久久的沉思,笔尖流淌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二)从阅读中积累
  
  开源的第二个方面则是读万卷书,获取间接的生活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语文课本所入选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章法技巧上,均堪称典范。从范文中吸收营养,乃至背诵一些段落、全文,是“开源”不可忽视的途径。诱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名篇,不仅能获得难以经历的宝贵素材,丰富形象思维的材料,而且可学习到各种风格的写作技能,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育情操,优化人格。这也是一种美育。另外,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中获取间接素材,其个性的鲜明、色彩的斑斓、内容的丰富等方面,甚至超越了直接素材。
  
  (1)从教材中积累
  
  从小学到中学,从语文英文到地理历史,每天接触到的教科书,其实是我们写作很好的材料。很多同学舍近求远,反而忽略了手边最丰富的资源。课本中的格言佳句、伟人及时代故事、自然科学中有关生命的奥秘、大自然的法则等等,甚至连数学公式,都可以是写作的材料。
   页码:1/2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91027.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