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新课程下数学作业批改的探究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传统数学作业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批改模式则重在体现作业的甄别功能。而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批改作业更应该注重体现作业的激励和发展功能。那么改变以往的作业批改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一次好的作业批改将是学生知识获得的第二渠道,因而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做作业与批改作业的目的,而作业批改方式的多样化,必定也是形势所趋

  一、传统数学作业是“教”的强化,注重机械训练,“全批全改”的模式强调结果的甄别功能,忽视作业应具有的激励和发展功能

  从目的上看,传统数学作业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创造能力冷落一旁。这样的侧重点的建立,势必导致我们对数学作业批改越来越强调其作业本身的客观性,忽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轻视人的主观思想和能力,也更谈不上师生的真情互动。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业的本来意义。从批改方式看,传统数学作业的批改大都是对作业的“全批全改”,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作业内容的特殊性。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传统数学作业的批改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必将暴露无疑。

  1.负担过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题海”作业作为典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学生被动而困于“题海”往往只是被迫的顺应。这种大量的重复机械性作业与课改所要求的学生“个性发展”是相背离的。换个角度来讲,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完成作业批改就是应尽的职责,学生困于“做”,教师自然就困于“批”。自然也就迫使教师花去大量的时间去批改作业,而对于自身的修行、教改的试行又有怎样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呢?

  2.流于形式

  有不少学校学生作业本上的批语只有“√”或者“×”,外注批阅时间仅次而而已。学生看到“×”也不知到底错在哪里,以及出错的原因。学生也很少改错,从而作业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作业的批改也失去了应起的作用。

  3.忽视个性

  教师一般只是就作业中共性问题点出来讲评。我了解到有的学校除了个别老师之外,基本上没有人对作业中的个性问题做很好的解决。而这样不仅对于错误的个性作业没有很好的提点外,对那些即使做对的作业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如此一如既往,我们将无法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新课程下“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将何从谈起。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要突破的是不再把作业当作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履历,具有明显的理想和愿望的一种活动,一种生活方式。数学作业的批改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态度、价值观

  对待数学作业的批改,传统的“非对即错”的批改手段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多的转向关怀学生发展的新课程下的作业批改方式。因而课改应该就是一种魔力,它使我们从传统单一的作业批改模式中脱身而出。因为新课程作业的批改重在激励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它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我们不难知道几乎每个人都是为了受赏识而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同时作业批改应成为学生情感的“润滑剂”,为他们急噪性情做更多的疏通,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生评师

  要改变以往都由教师评学生的传统,使学生也能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教师在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就像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一样,我们姑且称其为“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隐藏于题目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课上,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由于学生从长期受教师评价过渡成为评价教师,积极性很高,批改得自然很认真。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更可贵的是:自己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相碰撞而擦出的“火花”。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中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已经成为过去,更多引入的是注重学生发展性功能的多样化作业批改方式。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肖淑香、黄武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67471.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