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
有两类文章很棘手,一是作者“秘而不示”的文章,二是明白如话的文章。读书是对人类高级智慧的探索,这种智慧,有时表现得很玄,读起来好似坠入五里雾中,辨不清东西南北;有时又表现为很俗,读起来似乎毫不费力,淡而无味。前一类文章,相对来说好对付,因为你读不懂,自然会反复研读,而一旦读懂了,文章的滋味也就出来了。而后一类文章,因为一看就懂,很容易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会把它当作白开水泼掉。而恰恰正是这类文章,它是反复过滤之后的醇酒,没有任何可供咀嚼的渣滓,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出它字字清香。因此,对于此类文章的阅读,尤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后一类文章,语言平淡自然,但“淡极始知花更艳”,平淡的语言中蕴含有极深的情趣。例如对于水、雾、狗、鱼、渡船、碾坊、白塔等景物的描写,对于端节赛船、捉鸭,中秋男女对歌等风俗的描写,对于傩送和翠翠河边相会场景的描写,对于爷爷和翠翠的生活习性的描写,看来都是不经意写来,实际有很深含意,有诗和神话一般的意境。我们在前面已经和大家反复品味了小说的深厚含意,经过细嚼慢咽,潜思默想,想必有所神会。
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他们师徒俩的创作风格非常相似。下面向大家推荐汪先生的一篇散文,请你先细细读一读,悟一悟,看看自己有什么体会。然后,我们再一起读,一起悟,对于提高此类文章的赏读能力,也许会有很好的收获。
胡同文化 汪曾祺
(1)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巴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巴。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3)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更加安静了。
(5)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市民的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6)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7)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可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8)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寺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9)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11)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你多余操这份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12)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忍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基柱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14)看着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15)再见吧,胡同。
你看,汪先生的《胡同文化》,可以说是清如水,明如镜,仿佛一览无余,谁个说读不懂?但是王安石说得好:“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里的一字字一句句,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晶。面对人类的这种高级智慧,你不经过一番艰苦探索,又怎么能真正读出它的滋味?
第一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这是一个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比喻,但是它形象地说明了北京城在布局上四方四正的特征。接着列举:拉洋车的要行人怎样让道,老太婆要老头子怎样靠边,不方不正的街道要怎样特别标明,无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作者这看似很平常的叙述中,却蕴含了很深的含意:北京城四方四正的格局,使北京人产生了很强的方位意识,而这种方位意识又形成了北京人的“方正”观念。由“方位”而“方正”,改一字而念意特深,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极自然地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二至五段写胡同和四合院。文章先用大量的笔墨写胡同的名称,胡同的名称与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这些名称无一不来自生活,从皇家朝廷到平民百姓,从豪门大宅到小户人家,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有反映,而且处处打上了从金元到满清游牧民族的文化烙印,狮子胡同,羊尾巴胡同等不用多说,即便那个大绿纱帽胡同,也是来自金元时期,元朝规定,后被明朝沿用,妓院里的男人戴的都是绿帽子。所以作者写胡同名字,实际上暗示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深深的历史积淀,它是游牧民族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产物。接着作者写胡同和四合院,突出它们的特征。胡同和散布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都是封闭的,住在胡同里的人,虽然近在闹市,却好比远在深山。因此,由其形成的胡同文化也是封闭的。
这种封闭的胡同文化有什么特征呢?作者用好几个段落的文字逐一写出:(1)安土重迁,不思变革(第六段);(2)独门独户,不相往来(第七段);(3)要求不高,易于满足(第八段);(4)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九至十二段)。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原来胡同文化是“方正”观念的产物,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其精义是“忍”,这胡同文化本质上就是适应游牧民族专制统治需要的奴性文化。
难怪作者要喊道:再见吧,胡同!
以上是读书的第一步,从具体到抽象,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把握了胡同文化的本质,从而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但是,不能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因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这种感情,不只是表现在他的抽象的理性思考之中,而且特别地同时表现在他的生动形象的具体描写之中。所以,我们还需要回过头去,进一步从抽象到具体,分析文章的具体描写,体会作品内蕴的深意。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描写北京人的清苦生活。读这段文字,请特别注意这一声“嘿!”,真是绝妙的惊叹!它形象地说明,北京人对这种除了萝卜加白菜还是萝卜加白菜的单调而清苦的生活非常地满足,岂只满足,简直是引以自豪;岂只自豪,他们还以此自炫于人呢,“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想,每个人都只能发出带泪的苦笑。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爱向别人炫耀,一个是阿Q,你看他在城里“发了”,“满把是银的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北京人没有这神气。另一个则是孔乙己,虽然“又脏又破”,却总是穿着那件唯一能炫耀自己身份的大长衫,他来到柜台前,“排出九文大钱”。当我们看着他把那九文大钱掏出来,慢悠悠地一个一个地排成一长串,炫耀自己交得起现钱的时候,那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同样,我们看到北京人得意洋洋地把唯一能显示他们宽绰富余身价的大白菜,一棵一棵地摞起来,垒得比北海塔还要高,对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又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恐怕最多只能奉上半分的敬佩,紧接着而来的便是九分半的酸楚和十二分的悲哀,禁不住脱口喊道:“再见吧,大白菜!”鲁迅曾经深刻地指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安贫乐道法》)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北京人对于大白菜文化何以如此地津津乐道了。
作品把北京人的“忍”,真可以说是写绝了。在旧社会里,对封建的专制统治,他们“忍”;在大“革”文化的命的时代里,对林彪、四人帮,他们“忍”;即便在个人的交往中,人格人身受到侮辱,他们还是“忍”。文章这样描写北京人的“忍”:“忍着吧!──穷忍着,富忍着,睡不着眯着!”这被北京人,无论穷人富人,当作顺口溜背得滚瓜烂熟的“忍”字经,完全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然而,作者再也“忍”不住了,禁不住为其大喝倒彩:“‘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精彩”在哪里呢?精彩就在那一个“眯”字!怎样体会这个“眯”字的“精彩”呢?我们可以用词语替换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比如,为什么不“闭”呢?他们虽然要“置身事外”,可还是想“冷眼旁观”,瞧瞧新鲜、看看热闹。为什么不“睁”呢?“睁”开了,是是非非、曲曲折折,不就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吗?为什么不“瞪”呢?怒目圆瞪、发上冲冠,北京人哪里敢有这个念头?于是,他们就发明了自己的处世妙法:“眯着”!好一个“眯”字!对这个世界,爱看又假装不看,想看又不敢看,明白又不明白,混沌又不混沌,似醒非醒,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省去了多少烦恼和焦躁,活着虽不酣畅,但也没有死的威胁,即使入死灭,也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好一个“北京人”啦,“真有你的!”汪曾祺先生的这一声浩叹,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血泪和辛酸!鲁迅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这“眯着”正是北京人造出的“奇妙的逃路”,然而也就证明着他们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论睁了眼看》)
作品的最后,写胡同的衰败,这里有一段非常精湛的抒情式的议论,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徘徊。”“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指的是什么,它们和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呢?这需要我们联系学过的诗文。对这乌衣巷,我们很容易联想起刘禹锡曾经有过的咏叹:“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这虾蟆陵,可能比较陌生。其实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自称本自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所以,虾蟆陵是五陵少年寻花问柳之地。唐朝末年的韦庄就写过一首《忆旧》:“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南京是六朝旧都,诗中提到的王导、谢玄都是东晋开国功臣;西安是汉、唐两朝都城所在。这些地方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起,都曾经出现过灿烂一时的文化,但是它们都随着这些王朝的衰落而衰亡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数的文人曾经为此抒发过无穷的感叹,然而就如夕阳一定西沉,大江一定东流,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北京是历史上唯一的一座游牧民族封建王朝的都城,从女真族金、蒙族元朝算起,中经明朝,直至满族清朝,历经八百余年,胡同文化就是随着这些王朝的兴起而兴起的,它必然也理应随着这些王朝的消亡而消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栋栋现代化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雄伟瑰丽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那些“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中去哀号吧。在商品大潮的新时代里,在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下,北京人应该有也一定能够有自己的新文化。
所以,我们应该说:永别了,胡同!
现在,我们一起读完了《胡同文化》,这样的阅读对你有没有启发呢?请你回过去再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运用了怎样的读书方法?经常这样想这样读,不愁你的阅读能力不会突飞猛进,日异月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245773.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